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5章 明心志

第25章 明心志(2 / 3)

无兴趣。

  不得不说,出身成就了他,也限制了他。

  全球霸主,文明传播者?

  有一碗饭值钱吗?

  所以他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;所以他对打通西域重建丝绸之路毫无兴趣。

  所以在海边闹倭寇的时候,他不是组建海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而是将沿海百姓内迁,下令片板不得下海。

  而他的这种思想,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儒生的思想。

  天朝上国。

  除中国外皆蛮夷荒土,取之徒费民财徒耗民力。

  在朱元璋面前提什么全球霸主,那就是找死。

  朱标深受朱元璋影响,对这方面估计也没什么兴趣,能指望的就只有朱雄英。

  之前陈景恪还在思考,该如何着手培养他,现在也渐渐有了些思路。

  给他讲历史故事,主要讲汉武帝和唐太宗两人的拓边思想。

  再给他讲国外各大势力的发展,比如罗马、波斯、贵霜、阿拉伯等帝国,比如亚历山大东征等。

  不需要刻意灌输什么大道理,只要将这些故事告诉他,拓宽他的视野就足够了。

  一旦他对外面的世界生出好奇心,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。

  回到皇宫,朱标将他叫住问道:“方才叶先生想收你为徒,你为何拒绝了?”

  陈景恪知道这瞒不住人,所以坦白道:“拜叶先生为师,对我的仕途确实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  “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也要受其约束,否则必遭反噬。”

  “小子觉得叶先生对我的束缚,远远大于对我的帮助,故拒绝了他的提议。”

  狂妄。

  这是朱标听到这番话之后的第一想法。

  但仔细想想,却又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。

  陈景恪并不缺出头的机会,只要不犯错,二三十岁外放最低也是县令。

  只要稍微做出一点成绩,升官速度会很快,五十岁入中枢的可能性极大。

  他缺的只是人脉,说白了就是帮手。

  叶兑确实有才华,人脉也很广,能弥补他的这个缺点。

  然而别忘了他的出身,浙江人,学生大部分都是江浙一系。

  甚至他自己,也可以算作是江浙一系的中流砥柱。

  之前他在民间隐居不涉朝堂,没人在意这个身份。

  现在入朝为太孙之师,这个身份就变得很敏感了。

  洪武朝立国至今,一直是淮西派和江浙系争斗,两派可以说不共戴天。

  面对党争,叶兑都难以置身事外,陈景恪要是拜师,绝对会被拖进这个漩涡。

  到时候叶兑提供的人脉关系,对陈景恪是福是祸就要打个问号了。

  而且陈景恪还有个身份,马皇后的专属医生。

  如果他多一个江浙派系的身份,朱元璋还敢这么信任他吗?

 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