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2章 惬意的朱标

第42章 惬意的朱标(2 / 3)

我们的位置。

  随后更多更详细的消息传出。

  礼部侍郎公孙聪率先上书,请求重启科举。

  刹那间,公孙侍郎成为了读书人口中的好官,万民表率楷模。

  声望超过了朝中的名臣大儒。

  科举改制的消息也随后传出?

  什么,考中之后要先当两年刀笔吏?

  这……我辈读书人岂能……岂能不体谅圣意。

  这个法子好啊,我们一定好好干。

  什么,按照省府划分名额?

  这个法子……这个法子也好啊,照顾贫困地区的读书人,陛下泽披天下啊。

  什么,你不同意?

  打死你个乱臣贼子。

  读书人群体完全没有任何意见,全盘接受了新的科举制度。

  少数有意见的人,也迅速被别的读书人给镇压了。

  总之一句话,谁敢阻挠本次科举重启,谁就是罪人。

  礼部那边只用两天就拟定了具体的方略,并呈报内阁。

  其实内阁的办公地点,就是原来四辅官的办公房。

  只是换了个名字,换了几个人,略微修改了几条制度而已。

  再加上又有两个原四辅官以老带新,内阁很顺滑的就接手了政务。

 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什么改变。

  但朱标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。

  自从丞相制度废除,政务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和他两个人处理。

  那么多奏疏,也都是爷儿俩批阅。

  朱标都已经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休息过了。

  但现在,他却有了一种惬意的感觉。

  奏疏由七位内阁学士先行批阅,画出重点,给出解决的办法,然后呈报给他批阅。

  减轻了他七成的工作量。

  现在他可以坐在椅子上,悠哉的喝着茶,看着七人工作。

  只需最后复核批复,然后呈送给皇帝老爹。

  嗯,其实也就是走个过程,除了一些重大事项,基本都是他说啥就是啥。

  想必这会儿老爹都要闲的发慌了吧。

  一想到这里,朱标顿时就觉得杯子里的茶不香了。

  我是太子好吧,为何要干皇帝的活儿。

  不公平啊。

  陈景恪简直就是天才啊,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,为啥要提议让太子统摄内阁?

  你光体谅老爷子辛苦,就不体谅我吗?

  就在他有一搭没一搭满脑子跑火车的时候,王源拿着一份奏疏过来:

  “殿下,礼部呈送的加急奏疏,关于科举方略的。”

  “哦,这么快。”

  朱标嘴上如此说,表情却一点都不意外。

  礼部速度要是慢了,那才有问题。

  重启科举之事为何传的这么快?还不是百官害怕皇帝反悔,故意宣扬的。

  天下读书人都知道了,你皇帝总不能不要脸吧?

  这么快就拿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