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74章 竹书纪年

第74章 竹书纪年(2 / 3)

有争论,陈景恪也在网上和人打过嘴炮。

  不过后来想想,属实没必要。

  历史本来就是任人评说的,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,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。

  实在没什么好争论的,大家求同存异就好。

  方孝孺的父亲被杀之后,他依然苦学不辍,最终获得郡学训导举荐。

  当然了,他‘宋濂学生’的身份也帮了大忙。

  毕竟,宋濂可是江浙派系核心人物,人虽然不在了,关系网还在。

  而方孝孺也确实优秀,有资格借用师父留下的关系网。

  今年参加科举,他可谓是雄心勃勃。

  然后就遇到了朱雄英,被当头一棒差点打的道心破碎。

  听到这里,陈景恪心中暗笑不已。

  建文三傻,谁见了不想踩一脚。

  当听方孝孺说,他准备放弃科举,回乡重新学习的时候。

  陈景恪非常的惊讶,发自内心的佩服。

  方孝孺政治上是很幼稚,但也是一个纯粹的君子。

  这样的人,要么是国家栋梁,要么……建文三傻。

  只希望他真的能被打醒,别再搞什么复周礼,也别重蹈前世覆辙。

  后面朱元璋召他入宫,陈景恪猜到了。

  但让他参与编写《华夏简史》,着实出人意料。

  可是仔细一想,又不得不承认,这简直就是最适合他的工作。

  整理史书的同时,也能参悟属于自己的道。

  朱元璋用人之高明,可见一斑。

  由此也可以看出,老朱对方孝孺还是很重视的。

  当然,这和朱雄英也有直接关系。

  毕竟,他当了朱雄英展示才华的背景板,还是第一块,老朱多看他一眼也正常。

  陈景恪自己的经历就简单多了,自幼学习家传医术,揭皇榜救了太孙。

  被陛下器重,成了太孙伴读。

  这些方孝孺早就知道了,毕竟太孙身份特殊,关于他的一切都被大家所关注。

  陈景恪的经历也早已为人所熟知。

  互相介绍了身份,又有酒楼那事在,双方很快就熟络起来。

  方孝孺终于忍不住,将话题往周礼和朱雄英那番话上引导。

  陈景恪对他印象挺好的,就决定多点一下他。

  “方先生,你一直推崇周礼,可又有谁知道周礼是什么样子的?真的有你想的那么好吗?”

  方孝孺正色道:“陈伴读何出此言,周礼就在九经之中。”

  陈景恪笑了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方先生如何看待《竹书纪年》。”

  竹书纪年?

  听到这个名字,方孝孺脸色剧变。

  “此乃晋人杜撰而成,陈伴读提它作甚。”

  陈景恪并不意外这个回答。

  因为《竹书纪年》否定了许多儒家赞颂的圣贤,向来被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