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38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(加更求月票)

第138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(加更求月票)(2 / 5)

诉你也无妨,太子在那边除了替朱樉善后,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情。”

  “实地考察关中详情,为迁都做准备?”

  “迁都?”陈景恪和朱雄英同时惊呼道。

  马皇后表情不变,显然是早就知道了此事。

  朱雄英连忙问道:“应天不是挺好的吗?为何要迁都?”

  朱元璋说道:“应天城偏安南方,非长久之计。”

  见朱雄英还是疑惑,就解释道:“应天城有长江天险,但也只有长江天险。”

  “一旦江防被破,应天就会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。”

  “且长江在守护应天的同时,也会束缚住人心。”

  “让人变得保守不思进取,一旦北方有变,恐怕会重演南宋旧事。”

  朱雄英半懂不懂,他倒是明白朱元璋是什么意思了。

  但还有些无法理解,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。

  只是国都换个地方,就能有这么大的改变?

  陈景恪先是惊讶,然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。

  他自然知道京师迁往北方的必要性,也知道前世朱棣这么做了。

  却不知道,朱元璋竟然也有这样的想法。

  事实上是他孤陋寡闻了,朱元璋从登基之日开始,就有迁都的心思。

  最早想将京师放在开封,实地考察之后觉得四战之地无险可守,就放弃了。

  洪武二年,又想迁都凤阳,还派人修建皇宫。

  但也因为种种原因,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
  洪武十一年,派人考察长安、洛阳、北平等地。

  一番衡量,朱元璋最满意的其实还是长安。

  别的不说,八百里关中平原,潼关天险。

  孕育了秦汉隋唐四大帝国,实在没有不选它的理由。

  前世,洪武十七年,朱元璋派人去长安修建了钟鼓楼,其目的不言而喻。

  洪武二十四年,再次派朱标前往长安实地考察,其实已经做好了迁都的准备。

  然而朱标回来之后,却建议将国度放在洛阳。

  具体缘由已经不可考,但想来是极其有说服力的。

  否则朱元璋也不会犹豫不决。

  但还没等他考虑清楚,朱标就病故了,迁都之事就此作罢。

  后来朱允炆以及他身边的大臣的操作,证明了迁都北方的正确性。

  最终在朱棣手上达成。

  朱元璋看着半天不说话的陈景恪,心中不禁一动。

  陈景恪的思路向来和别人不同,他是不是能给自己,提供一些不一样的参考意见呢?

  想到这里,就出声问道:“景恪对迁都可有什么想法?”

  陈景恪连忙摇头道:“陛下,迁都乃国之大事,岂是我能置喙的。”

  朱元璋说道:“有几个选择各有优劣,咱始终无法下定决心。”

  “你的想法与常人不同,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