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40章 新都畅想

第140章 新都畅想(3 / 5)

  然后又给马皇后写了一封信,让她去开导开导李文忠,希望能有点作用。

  之后他就不再操心这个烂事儿了,实在管不了。

  十二月不知不觉就走完了,洪武十七年悄然到来。

  朱标没有返回应天,而是留在了长安过年。

  给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信里,他写明了原因:

  陪陕西百姓过个年。

  也以此为朱爽之事画下一个句号。

  朱元璋和马皇后那是非常心疼儿子,自然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。

  朱标不走,陈景恪自然也回不去。

  再说还有李文忠那摊子烂事儿,他也不愿意回去沾染是非。

  就给父母写了封信,并寄去了很多陕西特产。

  今年的陕西百姓,确实过了一个欢乐年。

  扒皮王朱樉被废,朝廷又免除一年的赋税。

  朱标又将秦王府的钱财,拿出一大部分购买物资,发给十岁以下的孩童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。

  手中有了点余粮,日子有了奔头,百姓自然高兴。

  看着笑容满面的百姓,朱标也发自内心的笑了。

  心中的郁结之气也消散大半。

  年刚过完,朱标就带着人出发了,实地走访考察陕西的具体情况。

  最终得出了几个关键性数据:

  陕西冬季变冷、降雨减少。

  粮食比二十年前减产两斗左右。

  要知道此时的良田,亩产也就二十斗(两石)左右,少两斗就相当于减产十分之一。

  陕北和河套地区的情况更加严重,耕地面积比之唐朝时期,减少了一半左右。

  产量更是减少到只能勉强保本。

  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,让朱标更加直观的认识到,陕北和河套的问题有多严重。

 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,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。

  一月底,朱标拿着详细数据,离开了陕西。

  陕西百姓自发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相送,无数人跪求朱标不要离开。

  很多人直接躺在车轮前方,请求他留下。

  朱标感动的几度落泪,随行人员无不动容。

  陈景恪心中也酸楚不已,百姓是多么期盼有一个好官啊。

  但作为皇太子朱标怎么可能留在这里,车架还是一点一点的前行。

  十余日后,在百姓的挽留声中,离开了陕西。

  听着身后隐约传来的挽留声,朱标揉了揉眼睛,说道:

  “我终于理解,为何父亲会如此痛恨贪官污吏了。”

  陈景恪被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  这就是您的感触?

  在这种感动至深的时刻,您觉得说这话合适吗?

  果然,你们老朱家脑回路没几个正常的。

  过了半晌,他才说道:“您要是找个机会将广通渠挖通,陕西人民会更感谢您。”

  朱标深吸口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