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69章 步子不能太大

第169章 步子不能太大(3 / 5)

子孙这一事实。”

  “如果陛下担心人心分裂问题,最好的解决办法,不是消除不同思想,而是强化华夏这个概念。”

  “只要他们以华夏子孙自居,人心就散不了。”

  朱元璋缓缓点头,道:“有道理,看来还是要先全力推广《华夏简史》才行。”

  陈景恪看出了他的犹豫,也能猜到一些他担心什么。

  既得利益群体是最不喜欢看到变数,变就意味着不可控,可能会让自己失去一切。

  不变,才是最好的。

  如果可以,朱元璋是最不希望看到变化出现的。

  但这是不可能的。

  既然没有办法保持不变,那就寻求可预期的变。

  让国家一点点变强。

  这也是他后来接受变革的原因。

  独尊儒术一千多年,儒家一家独大也有数百年,朱元璋自然是不希望轻易改变的。

  关键是这种变,太难以预测了,所以他犹豫了。

  这种观念上的问题,是很难用语言说服的。

  陈景恪也没有再继续劝说。

  而且当初也说好了,朱元璋感觉把握不住的变革,不能强行推广。

  所以,他又将话题拉回到了司法体系本身:

  “复兴法家之事,确实需要慎重。”

  “不过司法体系的建立,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,可以先行。”

  “大不了继续让儒家的人,来当司法官。”

  “等陛下哪天想通了,随时可以改变策略。”

  这一点,朱元璋倒是很认同,而且这个变革的好处,也是可以预见到的。

  所以他很是支持:“不错,先将司法体系建立,再说其它吧。”

  “有了司法官,查案办案的效率都会提高,于国于民都是好事。”

  陈景恪一听这话,连忙说道:“陛下,查案的权力不可交给司法官。”

  朱元璋疑惑的道:“为何?没有查案之权,他们如何审理案件?”

  陈景恪想了想,说道:“陛下,有查案的权力,又有断案的权力,他们不成小号的锦衣卫了吗?”

  朱元璋也有些发愣,怎么就和锦衣卫扯上关系了:

  “胡说八道,之前行政主官就同时拥有查案和断案的权力,也没见他们成为锦衣卫。”

  “咱知道你在顾虑什么,同时拥有查案和断案之权,司法官的权力就太大了,容易造成贪腐。”

  “但若不给他们查案的权力,他们又如何办案?”

  “靠衙门的衙役?那你说衙役是听主官的,还是听司法官的?”

  “如果主官和司法官配合的好也就罢了,如果配合的不好,恐怕司法官一件案子都办不了。”

  陈景恪一时语塞,想一想,确实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。

  前世制度更加健全,公检法相互独立相互配合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