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16章 改土归流

第216章 改土归流(2 / 5)

  “蛮人和夷人确实有些部落叛服无常,但也有部落希望成为大明的顺民,安心的生活。”

  “对于他们,我们也需要区别对待。”

  “如此过上几十年,大明再无蛮夷,全都是大明顺民。”

  朱雄英不停点头,是这个理啊。

  朱棡也陷入深思,良久后才缓缓点头:“说的不错,是我太狭隘了。”

  陈景恪趁热打铁的说道:“况且,你立国的目的是什么?就为了当王?然后呢?”

  “我们的理想是不是可以更高一点?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,让国泰民安?”

  “蛮夷也是人,也是国家的子民。不将他们治理好,又何谈国泰民安?”

  “别人可以歧视他们,君主不行……”

  陈景恪一番长篇大论,主题思想很简单,不能歧视蛮夷,要教化他们。

  有些话朱棡并不赞同,但总体上来说,他也是赞同这个观念的。

  反倒是朱雄英,一副深以为然的道:

  “说的好,教化蛮夷使其懂礼仪明大义守律法,本就是朝廷的责任,我们又岂能置之不理。”

  “我这就写信给皇爷爷,让他准许蛮夷入籍。”

  陈景恪拦住他,说道:“别急,给蛮夷入籍说起来简单,但操作不当反会成为麻烦。”

  朱雄英问道:“那你说该如何做才好?”

  朱棡也看了过来,希望能学到一些东西。

  陈景恪回道:“人都是有私心的,对于蛮夷部族首领来说,部民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。”

  “入籍就相当于是将他们的财产充公了。”

  “并非所有部族首领,都能和巴优一样为部民着想。”

  “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点,恐怕很多部族首领都不会同意入籍的。”

  朱棡插话道:“确实如此,而且他们多生活在深山里,想要出动大军剿灭非常麻烦。”

  “这也是历代,都拿他们没有太好办法的原因。”

  陈景恪说道:“办法其实也有,只是很少有朝代愿意去做。”

  朱棡问道:“哦,不知是何法?”

  陈景恪回道:“这个方法分三步走,第一步分化拉拢。”

  “愿意臣服朝廷的,必须献上户籍名册,然后朝廷封部落首领为土司。”

  “接下来就是第二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教化。”

  “现在蛮夷各部最基层的百姓,只知道有土司,不知道有天子。”

  “土司说什么,他们就听什么。”

  “没有民心支持,朝廷想要治理蛮夷各部,就变得非常困难。”

  “所以教化这一步尤为重要。”

  “朝廷可以许诺,不管他们内部事务,但要派遣官员去教化蛮夷。”

  “使其明大义、懂礼节、知律法……”

  “各部土司必须配合教化官员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