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力学(4 / 5)
。
尤其是福清,激动的眼泪汪汪的。
晚上就是大家喜闻乐见,但不能写的节目。
总之,小别胜新婚,懂的都懂。
第二天陈景恪也没有去宫里,而是在家好好陪了陪父母和媳妇。
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,明里暗里那么多人保护,也不可能出事。
值得一提的是,福清整理的驸马传奇第一部 终于完稿。
陈景恪大致翻了一下,确实挺精彩的。
但怎么说呢,过于以主角为中心了,好似地球离了主角就不能转了。
这严重不符合现实,但很符合小说的套路。
读者就喜欢看这种。
福清还给自己取了个笔名,景清居士。
这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。
对于媳妇的心意,陈景恪自然非常感动。
马六甲海盗也已经动笔了。
但碍于想象力,即便有陈景恪提供的主线和细纲,写的也比较吃力。
不过写出来的质量,确实不错。
看来自家媳妇不只是在政治上有见地,文学方面还是有一定功底的。
只是以前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罢了。
以后要好好将她往这方面培养,以后能靠自己的能力名留青史。
而不是以朱元璋的女儿、陈景恪的妻子之类的身份,被史书记住。
第三天,陈景恪依然没有进宫,而是窝在家里制作了一个小玩意儿。
当看到这个小玩意儿的功能时,福清惊的久久合不拢嘴。
第四天,陈景恪终于进宫,见到了朱元璋。
朱标、朱雄英也在场。
陈景恪以自己的视角,将这一路的经历讲了一遍,还阐述了这么做的原因。
他的侧重点没有放在军国大事上,这方面朱雄英和朱棡肯定已经讲过,没必要在赘述。
他主要讲了另外两方面,生产力和卫生防疫。
“臣……”
朱元璋打断他道:“这里又没外人,别臣臣臣的。”
“咋地,出去半年回来和咱生疏了?”
陈景恪心中一暖,不论老朱是真心实意,还是故作姿态,他都很感动。
“好吧,是我的错……我一直在强调生产力改变世界。”
“半年前我拿出的哪几项改良技术,其效果陛下也看到了。”
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,然后气道:
“你小子,有这种好点子为何之前不说?”
陈景恪说道:“很多东西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,而是根据我所学的知识,推理出来的。”
朱元璋眉头微皱,道:“你不是说技术的出现不可掌控,充满了偶然性吗?怎么推理?”
陈景恪解释道:“我说的是,之前生产力的发展,更多是靠偶然。”
“但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,我们将规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