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26章 万物之理

第226章 万物之理(4 / 5)

放开匠籍,导致工匠流失,技艺失传该怎么办?”

  朱雄英说道:“大明有军官、计官、行政官,去年又增加了司法官,再加一个匠官又何妨?”

  “设立大明博物院,让工匠们去博物院担任官吏。”

  “有了官身,就不用担心工匠流失问题。”

  “同时,还能命工匠们收集百工技艺,整理成书籍保存。”

  “就算有工匠流失,也可以用书里的知识,重新培养新的工匠。”

  “没有了后顾之忧,工匠们就可以集中精力,去研究更好的工具,提高生产力。”

  朱元璋眉头微皱,道:“匠官?博物院?很难啊,这是在挑战文官的底线。”

  朱雄英嗤之以鼻的道:“底线?元朝时期的那一封降表,将他们的底裤都露出来了,哪来的底线。”

  “不过是因为提高工匠的地位,动了他们的利益罢了。”

  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,这种人就需要剥皮萱草来治一治。”

  看着杀气腾腾的孙子,朱元璋非常的开心。

  他就怕孙子成了文官嘴里的‘仁’君。

  现在看来,这孙子像咱啊。

  只不过他更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,所以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。

  不知道那些吹捧他仁圣的读书人,了解他的真正为人之后,会是什么表情。

  想来会很精彩的。

  想到这里,朱元璋颔首道:“好,咱答应了。”

  “不过这件事情你不能出面,也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与你有关。”

  朱雄英自然知道,这是为了保护他,避免他和文官集团的关系出现裂痕。

  “谢皇爷爷,我知道了。”

  朱元璋说道:“傻小子,和我这么客气做什么。”

  之后他们就详细讨论了博物院和匠官体系,并拿出了大致的框架。

  这其中朱标给出的建议更多。

  可见最近几年他也没有闲着,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。

  看着自己最器重的儿子,朱元璋心中重重叹了口气。

  即便是现在,朱标依然是他最满意的继承人。

  朱雄英虽然很优秀,可是和陈景恪接触久了,很多想法偏激进。

  将来登基掌权了,必然会进行一系列强硬的变法。

  而激进有时候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。

  朱标不一样,他有雷霆手段,但在治国上手段偏温和。

  将来登基掌权,就算变法也多是改良为主,不会太激进。

  虽然朱元璋自己手段很激烈,但却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平稳一些。

  而且,中间还夹着一个陈景恪。

  自己的宝贝孙子,与其说是自己教出来的,不如说是陈景恪教出来的。

  陈景恪本就神秘莫测,现在自家孙子也有点那种味道了。

  以前朱元璋觉得,所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