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37章 下次一定

第237章 下次一定(4 / 5)

  不管怎么说,新政顺利通过。

  陈景恪却感慨不已,还好他穿越到了洪武时期。

  但凡再往后穿个几十年,这事儿就难了。

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原因并不复杂。

  其一,朱元璋的个人威望,足以影响到勋贵集团的选择。

  其二,大明的开国功勋集团,大多数都是底层百姓出身,还没有完全被腐化。

  尚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。

  但凡再过个几十年,等开国功勋去世,想让他们的后人支持税务稽查司,就几乎不可能了。

  别说专门针对富人的税务稽查,就算是摊丁入亩,估计都要经过一番折腾才能通过。

  哪像现在,只是稍稍争论一番,就得以施行。

  即便如此,朱元璋依然没有掉以轻心。

  借口洛阳城营建需要人监督,命太子朱标前往洛阳坐镇。

  实际上就是让他去北方,督促各省税制改革之事。

  两广、福建、江西等地自然由朱棡负责。

  朱元璋坐镇应天,同时也负责最难啃的两湖、江浙等地的改革。

  安排好这一切,朱元璋去韩国公府探望了李善长。

  这是李善长请辞后的第一次。

  回来之后,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增多了几分。

  还专门在宫里摆了一桌,邀请了徐达、汤和等几个老朋友一起聚了聚。

  大家都能猜到,君臣二人在一定程度达成了和解。

  虽然李善长已经不可能重获信任,但至少两人之间的心结解开了许多。

 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。

  证明老朱还是念旧情的,他们这帮老家伙可以安心的享受富贵。

  朱元璋念旧情,虽然听起来很滑稽,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。

  只能说,时移世易。

  马皇后依然健在,朱雄英的优秀表现,大明蒸蒸日上,未来目标更加明确。

  让朱元璋心中的那根弦松动了许多。

  当皇帝觉得自己能掌握未来的时候,就是他最自信,也是最安全的时候。

  这一点,越靠近朱元璋的人,感触就越深。

  尤其是徐达、汤和等人,前几年他们在朱元璋身上,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紧张、肃杀之气。

  这让他们一度不想回京。

  最近两年朱元璋变了,准确说是打天下时的那个朱元璋又回来了。

  老兄弟在一起饮酒,没有了那种种试探,也没有了战战兢兢。

  就单纯是聚会享乐。

  天南海北畅谈,缅怀过去,畅聊未来,显摆自己的儿孙。

  一切仿佛回到了大明立国之前。

  对于这一切变化从何而起,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甚了解。

  只有马皇后、朱标、徐达以及李善长四人知道,一切都要从洪武十五年太孙病危说起。

  一个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