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45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

第245章 比武将还激进的文官集团(2 / 6)

被压制。

  现在武将已经可以做到五五开了。

  倒不是武将的嘴皮子变利索了,而是在于气势。

  以前面对文官,武将总缺那么点气势,吵不过就生闷气,把自己个儿憋的脸红脖子粗。

  现在不一样了,扯着嗓子对喷。

  喷不过也没关系,气势不能输。实在讲不过道理了,就耍无赖。

  比如这会儿,文臣始终拿礼法、德行、感化说事儿,认为这才是圣王之道。

  并且说了一大通道理。

  武将们讲不出那么多道理,就抓住一句话不停重复:

  “既然你们认为靠礼法、德行可以感化蛮夷,那就去草原感化北元吧。”

  “敢不敢去,敢去我们就认输,不敢去你们就闭嘴。”

  就这一句话,满朝文官没有一个敢接的。

  换成别的皇帝,不会把群臣斗嘴当真。

  洪武大帝不一样,谁敢接话,他是真敢把人送过去。

  他们可不想就这样去送死。

  武将能在朝堂里和文官对喷,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。

  具体来说,是施行军功爵制以后。

  大批底层出身的人,靠着军功获得勋爵实现阶级跃迁。

  普通武将害怕文官,勋爵可不怕,自然敢和文官对着干。

  不过这依然不是陈景恪心目中的完美状态。

  现在文官是可以统驭武将的,高级武官的升迁,文官依然拥有很重的发言权。

  升迁掌握在别人手里,天然就会低人一头。

  早晚有一天,会重演文贵武贱的局面。

  最好的办法就是,将武将任免收归到皇帝和五军都督府手里。

  当然,为了防止武将做大,还是要给出一定限制的。

  陈景恪的计划是,将级以下军官由五军都督府任免,事后报备兵部就可以了。

  将级以上军官的任免,由五军都督府直接递交名单给皇帝。

  皇帝批准的名单,下发给兵部进行核查。

  其实就是核查一下身份、背景、功劳是否真实等等。

  核查结果上交给皇帝,最后用不用依然是皇帝说了算。

  在这个过程里兵部就是工具人,虽然可以利用审查权影响武将的任免。

  但没有决策权,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。

  而且他敢确定,这个法子朱元璋肯定会支持。

  原因很简单,将级军官的任免权力收归皇帝手中,是对皇权的加强。

  当然,现在这一切都只是他的计划,后续具体该怎么做,还需要仔细斟酌。

  毕竟武将做大的后果,比重文轻武的结果好不到哪去。

  文武双方吵了半天,眼看就要打起来了,朱元璋才干咳一声:

  “咳……朝堂喧哗,成何体统。”

  群臣立即停止争吵,齐声道:“臣等失仪,请陛下责罚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