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53章 我毕生的追求

第253章 我毕生的追求(2 / 5)

的是办法度过衰退期。

  所以暂时没必要说太多。

  朱元璋则有些头大,他感觉自己明白了,可这和他以往学到的知识相悖啊。

  难道前人都错了?

  “你说的咱有些懂了,可朝廷的利益在哪里?”

  “百姓手里的钱再多,也不会进入国库啊。”

  “而且百姓也保不住自己的钱财,最终所有钱都会流入商人手里。”

  “这对朝廷来说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
  朱标也不禁点头,是这个道理啊。

  藏富于民往往会养出一群尾大不掉的豪门豪商,反过来掣肘朝廷。

  陈景恪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,富民和强国,在现代人看来是相辅相成的。

  但在古人看来两者就是相对的,至少在大多数时候是相对立的。

  有人将之归结于思想的差别。

  陈景恪却以为,更大的原因在于,古代朝廷缺少足够的手段调用百姓手中的财富。

  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。

  现代科技发达,国家在需要的时候,有无数种办法调用百姓手中的财富。

  最简单最常用的办法,国债。

  所以民富则国强的概念才能实现。

  可在古代,朝廷缺少这样的手段。

  国库没钱就是没钱,百姓手中有再多钱,朝廷调用不了也没用。

  而加税,往往会被官僚地主利用,成为他们进一步压榨百姓的手段。

  让真正贫穷的人更加活不下去,最终只能造反。

  而且朱元璋说的事情也确实存在,财富是向少数人汇聚的。

  财富兼并没有办法阻止。

  直到陈景恪穿越前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。

  各国唯一能做的,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延缓这个过程。

  然后利用税收,对财富进行二次分配,让最底层的人有一口饭吃。

  仅此而已了。

  那么多大佬都没解决的事情,陈景恪自然也解决不了。

  所以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说道:

  “就算不这么做,土地财富兼并也不会停止。”

  “发展工商业,让百姓手中有钱。然后让钱流动起来,朝廷从这个过程中征收到足够的赋税。”

  “有了税,朝廷就能做许多事情。”

  “比如养活一支强大的,只效忠于朝廷的军队。”

  说到这里,陈景恪就没有继续再往下说。

  但他的意思,大家都听懂了。

  掌握住刀把子,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。

  朱雄英舔了舔嘴唇,说道:“都是韭菜而已,长的旺盛了才好收割。”

  话题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。

  但陈景恪却并不准备就这样收场,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没有说出来,怎么能结束呢。

  “陛下、殿下,你们觉得我方才那套推理逻辑对吗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