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54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

第254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(4 / 5)

严重失去劳动能力,就会变成两个家庭的负担。”

  “还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隐患。”

  “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?”

  “后来就有了更加人性化的律法,无意中伤了人,可以通过钱财赔偿来弥补对方的损失。”

  “这样对大家都好……”

  朱标连连点头,说道:“很有道理,即便是现在,律法也是在风俗道德的基础上制定的。”

  陈景恪回道:“所以,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,往往在很久以前就奠定了。”

  “诸子百家的学问,也不是先贤一拍脑门想出来的。”

  “而是他们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,再结合当前情况进行的改良。”

  “这其中儒家是做的最好的,它继承了华夏文明中的很多闪光点。”

  “并在此基础上,提出了大同世界这个终极理想。”

  “大同世界,可以看做是国家肩负的责任的具象化。”

  “以前人们只知道,朝廷肩负着责任。”

  “可这个责任具体是什么?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?没有一个标准。”

  “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  “现在儒家告诉了世人,这个责任就是建立大同世界。”

  三人再次点头,经过这一番剖析,他们终于对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。

  对治理国家,有了更清晰的思路。

  陈景恪见他们听进去了,心中也非常高兴。

  这个饼是画给朱元璋祖孙三人的,又何尝不是画给他自己的。

  比起‘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’这个冷酷的回答,他更喜欢自己画的这张饼。

  他无疑冒犯任何先贤,但现在是大明,解释权掌握在他手里。

  这个饼,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。

  至于后人认不认同,无所谓了。

  他努力过,就足够了。

  说的兴起,他又忍不住多说了几句:

  “很多人抨击大同世界,认为是幻想,是骗人的东西,不可能实现。”

  “这个论调一直存在。”

  “就好比,有人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,也没见谁去效仿他们啊?”

  “树立一个孤独的道德标准,有什么用?”

  朱标马上就想到了《盐铁论》这本书,这个论调是桑弘羊用来驳斥文学贤良的。

  你们天天吹捧古代的圣贤,有个屁用啊,也没见国家变好。

  “我只能说,持这个论调的人,是在否认人类社会的真善美。”

  “孤独的道德标准就像一把尺子,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坏的。”

  “如果没有这些道德标尺,就好像人类嗅觉失灵,不知道什么是香什么是臭。”

  “等饿了不是去厨房,而是闻着味儿就钻进厕所了。”

  额……三人都有些无语,这个比喻实在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