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67章 好男儿,当如是。

第267章 好男儿,当如是。(4 / 5)

过堡垒直接去攻打边防,很容易被堡垒中的军队抄后路。

  这也是古代行军打仗,逢城必攻的原因。

  计划商量好,大家各自散去。

  下午下了差,陈景恪再次和徐达一起往家走。

  到了家门口的时候,徐达邀请陈景恪去自家坐坐。

  陈景恪此时也已经知道他的目的,自然不会拒绝。

  果不其然,徐达开门见山就询问起接下来大明的政策走向。

 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,但也没有细说,只是告诉他以休养生息为主。

  至于原因,这里就不再赘述。

  徐达对此自然也是支持的,说道:“自元末至今数十年,天下从未真正太平过。”

  “大明看起来强盛,百姓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。”

  “这一点从人口增长就能看得出来。”

  历朝历代的大一统王朝,建国前二十年基本都会迎来人口爆发式增长。

  但大明立国二十年,人口增长却并不多。

  这里面很大的原因,就是连年征战导致民间始终未能恢复元气。

  百姓日子过的不好,自然也就养不活那么多的孩子。

  弃婴、溺婴的情况,普遍存在于各地。

  并不是说明朝统治者有什么问题,形势逼迫的大明不得不战。

  可客观事实就是,百姓并未得到喘息的机会。

  这一世,在陈景恪的影响下,大明内部进行了革新。

  采取了很多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。

  可百姓需要的不只是政策,更需要长期的和平稳定。

  只有长期的和平,他们才能重新投入生产,创造更多的财富。

  以前大明必须要打,只有打疼了敌人,才能获得和平。

  现在北元被重创,已经失去翻盘的机会。

  四夷也基本被平定,是时候休养生息了。

  套用一句前世网络上用烂了的梗:

  大明应该停下来,等一等他的百姓了。

  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,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,他们不敢说。

  当然,他们说了老朱也大概率不会听。

  这个世界,能够改变朱元璋主意的人确实不多。

  所幸,陈景恪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“景恪能看出这一点,并及时调整政策,实在让我佩服。”

  “有你在,也让我对大明的未来更加的放心了。”

  这是徐达最后说的话。

  陈景恪心中却没有丝毫开心,只有沉甸甸的。

  以前他可以借鉴历史上成熟的经验,但随着新世界时间线的发展,可以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。

  而他也将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情况,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。

  但真正治理国家不是玩游戏,游戏可以重来,现实没有反悔的机会。

  一个政策的失误,可能就需要无数人命去填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