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

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(1 / 5)

朱标监国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,可是这次不同。

  以前他监国,只负责让朝廷正常运转,说白了就是处理一些常务事。

  大事其实还是朱元璋拿主意。

  这次明确要求他总揽国政。

  什么意思?

  就是说皇帝啥都不管了,一切悉听太子安排。

  这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  群臣第一反应就是,莫非朱标发动政变,将朱元璋给控制起来了?

  但随即就将这个想法给驱赶了出去。

  换成别的朝代,那根本就不用考虑,肯定是这种情况。

  但大明朝不一样,皇帝还真有可能撂挑子。

  毕竟老朱也不是第一次,表露出想提前退位的想法了。

  身边的重臣几乎都知道这事儿。

  所以,反应过来之后,群臣马上就知道,皇帝这次是真的想退位了。

  勋贵们自然是万分不舍,他们的地位财富全来自于老朱啊。

  官僚集团则是心中狂喜,这老杀才终于退了,仁厚的太子掌权,我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。

  不过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,事儿还是要按照程序来办。

  群臣都非常诚恳的表示:大明不能没有你啊陛下,陛下你可不能舍天下万民而不顾啊。

  朱元璋感叹的道:“咱自4084年也就是至正十一年起兵,至今已经三十六载。”

  “这三十六年来,咱宵衣旰食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……”

  “幸赖诸臣公齐心协力,咱大明方有今日盛况……”

  “但咱也累了,想歇歇了。”

  “以前咱怕太子年幼无法担当重任,不敢有所懈怠……”

  “现在他已到壮年,且这么多年来协助我处理朝政未有失误。”

  “上能孝敬父母,下能友爱兄弟,外能得百官之心……”

  “咱很欣慰,终于可以放心的歇歇了。”

  这话可以说是情真意切,不少官吏都深受感动。

 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,朱标正式开始监国。

  但大家都把握不准,朱元璋到底退到什么程度了。

  所以第二天,照样有许多奏疏被送到了他那里。

  朱元璋看都没看,全部送到了东宫,并严令以后不许再将奏疏送来。

  并且还拒绝了所有的觐见请求,只有徐达、汤和等老臣才能见到他。

  这其实是一次很正常的试探。

  大家先要知道朱元璋的真实心意,才能确定以后如何自处。

  如果他将这些奏疏留下了,那就说明他并未真正放权,大事还要找他汇报。

  现在他看都没看就弄走,还严令以后不许送,还拒绝所有觐见。

  就说明他是真的彻底退,以后除非有天大的事情,一般都不用再来找他了。

  群臣心里有了谱,做事自然也就有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