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

第270章 朱雄英的妙计(3 / 5)

那你觉得该怎么办才好?”

  朱雄英说道:“从军方入手。”

  陈景恪失笑道:“你不会准备让军人去教育百姓吧?”

  朱雄英很认真的说道:“你听我慢慢说……大明没有预备役制度,这一点你是知道的。”

  陈景恪颔首,预备役在东汉以前是很常见的制度。

  百姓农闲季节接受军事训练,平时是维护地方治安的主要力量,有需要可以直接招募入军上战场。

  后来光武帝刘秀废除郡国兵和兵役制,改为募兵制。

  募兵就是拿钱当兵,于是就出现了以当兵为生的职业兵。

  有了职业兵,预备役就成了非必要的东西,也跟着被废。

  后来的朝代,有的继续采用预备役制度,有的没有设置预备役。

  大明也没有预备役,为什么呢?

  一开始朱元璋采用的军户制,兵皆从军户出,也就没必要再从普通百姓里搞预备役了。

  毕竟预备役每年训练,哪怕只有一个月,也会耽搁生产,还会增加百姓的负担。

  这也是光武帝废除预备役的初衷。

  他太了解民间疾苦了,采用了很多减轻民间负担的措施。

  后来因为陈景恪的提议,大明取消了军户制改为募兵制加军功爵制,也同样没有搞预备役。

 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缺陷,等需要补充新兵的时候,军方发现新兵的素质非常差。

  需要更长时间训练,才能成为合格的士兵。

  平时这个问题还不算大,可真遇到紧急情况了,是很致命的。

 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,预备役。

  全新的预备役制度,已经制定好了,只不过眼下还未来得及实施。

  朱雄英继续说道:“预备役士兵每年都需要训练一个月,我们就利用这一个月时间教化他们。”

  “然后等他们训练结束,再回家将这些东西告诉家里人。”

  “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,普通百姓也一样。”

  “他们学到了新东西,回家之后必然会炫耀。”

  “如此一来,用不了多久百姓就能知道大明的好。”

  “而且这么做还可以避开学政系统,减少阻力。”

  还是那句话,学政系统是国之大事,无数人都盯着这一块的。

  贸然从这里入手,会引起强烈的反弹,这是朱雄英不愿意见到的。

  听完他的计划,陈景恪不禁击掌赞道:

  “妙啊,这一招实在是妙。”

  “既可以避开敏感的学政系统,又可以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最基层的百姓。”

  “对于预备役士兵来说,这也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机会。”

  “对朝廷来说,是一次难得的为他们做思想工作的机会,能让他们明白为何而战。”

  见得到他的认可,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