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3章 百万常备军(3 / 5)
就往死里用,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。”
徐达脸色露出一抹苦笑,深究起来他那句话确实有点这个意思。
朱元璋的表情则有点不自然,你小子指桑骂槐是不。
“虽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,可作为统治者,如果我们不把人当人看,而是当做数字当做筹码,那将是天下最大的灾难。”
“追求荣华富贵,追求个人荣誉,这没有错。”
“可作为华夏子孙,作为大明的统治阶层,我们理当有点更高的追求。”
“在座的诸位已经确定要青史留名。”
“但史册上会如何评价我们,还要看我们做了什么。”
“想要更高的评价,不在于你个人取得了多高的成就。”
“而在于你为华夏文明,为大明,为天下万民做了什么。”
本来不少人对他前半句话很不以为然,什么把人当人看。
将领就应该铁石心肠,士卒就是工具。
要是对士卒感情太深,打仗就会畏手畏脚,反而会害死更多人。
这是他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,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。
可是听到后半句,所有人都露出了深思。
还是那句话,对于推崇祖先崇拜,擅长记录历史,文明未出现过断层的华夏人而言。
青史留名,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。
而历史也已经证明,只有为国为民之人,才能获得最高评价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陈景恪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。
不论我们本心是怎么想的,不论应不应该把士兵当人看。
为了身后名着想,都必须表现的仁慈一点。
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,给众人思考时间,才继续说道:
“再说说战斗力的问题,大明百万常备军,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同时投入战场。”
“只要我们能保证,正面战场有足够的老兵就可以了。”
“大明即将推行预备役制度,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兵源素质。”
“等这些人将来参军,稍加训练就可以上战场。”
“先去低烈度战场磨炼几次,就能蜕变成老兵了。”
“只要合理安排好,并不会影响战斗力。”
众人不禁颔首,从这个角度来看,确实如此。
但这么做还是会造成一个后果,增加行政成本。
毕竟不停地退役征募新兵,还要安排他们训练上战场等等,会很麻烦。
直接用老兵,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。
对此,陈景恪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说起了退役制度的另一个好处:
“退役的老兵转入预备役,如果有需要,朝廷可以随时重新征召他们参军。”
“如果大明有五百万上过战场的预备役老兵,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“意味着朝廷不用花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