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79章 自绝于军方

第279章 自绝于军方(1 / 5)

军制革新来的很突然,对军队来说是个巨大的震动。

  但震过之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  朱元璋亲自主持,又派军中大将去各地坐镇,没人敢闹事。

  部分人有意见,也都是通过正常途径上奏,不敢私下搞小动作。

  预备役牵扯到了地方,每年二十天的军事训练,是增加了百姓负担的。

  不过朝廷这几年接连采取惠民措施,百姓得到了太多好处,对此也只是嘟囔两句并没有反对。

  当然,没有人带头百姓也不敢反对。

  那么有人敢带头吗?

  没有。

  因为敢带这个头的人都没头了。

  朱雄英亲自主持的军中教化工作,进展也很顺利。

  为了这项工作,在陈景恪的建议下,在军中增设了一个职务。

  抚慰使。

  作为军事主官的佐官,专门负责思想教化工作。

  百户以上的军事单位,皆设有该职务。

  增设一个职务,本来是很麻烦的事情。

  但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太孙,事情又另当别论了。

  这个命令被以最快的速度执行了下去。

  反倒是陈景恪极力主张的文明治军,遭到了普遍的抵制。

  但没多久,朱元璋任命蓝玉为中军都督府断事官。

  明朝军制,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,总治五军刑狱。

  蓝玉这个职务,就是最高军事大法官。

  蓝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上奏朝廷,请求恢复军正制度。

  军正是秦汉时期的军法官。

  之后的历朝历代,为了精简机构,就将这个职务和别的官职合并了。

  说白了,秦汉以后就没有专门的军法官了。

  确实缩小了军官规模,但也让军法的执行失去了规范化和制度化。

  蓝玉上任后的第一枪,就是恢复军正制度。

  在都司一级设置军正署,总管军法的执行。

  朱元璋乾纲独断,直接签署命令恢复军正一职。

  老朱自然不会反对,因为这都是私下商量好的。

  恢复军正制度,也是陈景恪的建议。

  军正署大约相当于前世的军事法庭。

  否则,以蓝玉的脑子,累死也想不出这玩意儿。

  一开始大家都没把军正署当回事儿。

  军法这东西,该怎么执行全看将领的意思,军法官就是吉祥物罢了。

 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,事情好像和他们想的不一样。

  军正署和抚慰使合作,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文明治军活动。

  重点打击暴力治军,严禁欺凌、羞辱、残害士兵。

  一旦被发现,会按照规定给予处罚。

  严重的上军事法庭。

  这一下军队就和炸了锅一般,纷纷反对此事。

  只是掌管军法的是蓝玉,主持教化工作的是太孙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