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12章 朱元璋的智慧

第312章 朱元璋的智慧(2 / 5)

大局,先是利用户部尚书邱广安,将十几个官员下诏狱。

  并按照邱广安的弹劾奏疏,将户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余名官吏,贬谪到云南、辽东为官。

  还不等这些人去上任,锦衣卫再次出手,将其中半数擒拿入诏狱。

  罪名有的是对皇帝心怀怨愤,有的是贪腐。

  大家都知道真实原因是什么,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。

  尤其是文官群体,生怕自己突然就被抓了。

  看到这里,叶云流同样不觉得意外。

  洪武皇帝的行事风格世人皆知,很多政策满朝文武集体反对,他都敢强行实施。

  现在还得到了勋贵的支持,手段肯定会很强硬。

  这一次要死很多人了。

  而且他丝毫不同情被抓的官吏,正如他看不起家乡的名士大儒一样。

  即便那些人很大一部分是他曾祖父的学生,照样看不起。

  这些人要是出于公心反对新政被迫害,他肯定会义愤填膺,并积极营救。

  甚至如果这些人是普通的地主,想维护自己的土地,他都觉得情有可原。

  然而不是,这些人是官员,完全是为了一己之私阻挠新政。

  虽然很符合人性,但你站在那个位置上却阻挠良法推行,被杀了也是活该。

  不过叶云流也清楚,有时候杀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
  这种触及根本利益的新政,不是杀几个人就能解决的。

  更何况,你把人杀了,还要提拔新的官吏上来。

  那些官吏就会支持新政了?

  然后他就得到了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消息,户部尚书邱广安给皇帝呈送了一份名单。

  名单里的成员,全部出自于计官和勋贵群体。

  皇帝勒令吏部,将这些人全都提拔进入户部为官。

  这个事情的严重性,甚至已经超过了阶梯性收税。

  中枢衙门从来都是被儒家把持,这也是儒家得以大兴的根本。

  皇帝这么做,就是在掘儒家的根基。

  此举自然遭到了文官的集体反对。

  然而,用人本就是皇帝的权力,邱广安挑选的人全都是符合选拔标准的人才。

  他们的集体反对,反而给了朱元璋发怒的借口。

  于是吏部尚书被罢免,吏部侍郎被打入诏狱,还有其余二十余名官吏被罢免或者下诏狱。

 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事情总需要人来做的。

  朱元璋是可以提拔一些听话的人,问题是那些人如果不能服众,提拔上来也没用。

  而能够服众,又能主持中枢衙门的官员,貌似只能从儒家里面挑选。

  问题的尴尬之处就在这里。

  就在大家猜测,皇帝要怎么破局的时候,一道旨意传出:

  任命韩国公李善长为吏部尚书。

  此消息一出,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