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16章 洛下学宫

第316章 洛下学宫(2 / 5)

吧?推广医学只靠你一个人,是非常难的。”

  “必须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。”

  “编写医书是一个很好的凝聚相关人才的契机。”

  毕竟不是所有人,都有能力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医书。

  参与到别人的医书编写中去,挂个名字,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“只要能将人聚集在一起,有的是办法,让他们拿出压箱底的医术进行交流。”

  “借助群体的力量,可以编写医书,可以更好的研究医学,推广新医术。”

  “如果你想建立医学院,也可以从这些人里面选择先生。”

  朱橚自然知道算学研究班,或者说但凡关注陈景恪的人,没有不知道它的。

  更知道它在陈景恪的计划里,起到了多大的作用。

  不少人试图复制这种模式,但没有一个能成功的。

  究其原因,算学研究班能组建的根本原因,是陈景恪拿出来的划时代算学知识。

  参与进来,稳定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。

  如果能在这套新知识体系里有所创新,那就有机会单独署名。

  但凡有点追求的人,自然趋之若鹜。

  可是在这个时代,又有几个人能拿的出这种知识?

  就算有人掌握了这样划时代的知识,肯定自己研究著书立传,然后广收门徒成为一派宗师。

  为啥要把功劳分给其他人?

  所以,那些所谓的研究班,最后都变成了传统的文学结社。

  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。

  朱橚掌握着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知识,又愿意传授给他人,是有这个条件建立一个研究班的。

  然而,外科手术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分支,和传统医术是并行关系。

  也就是说,不论你之前是多高明的医生,加入外科手术班之后都是学徒,要从零开始学起。

  最多就是起点比别人高一点。

  有多少医生愿意放弃之前的医术,来研究外科手术的?

  仅此一点就决定了,外科手术班的规模不会很大。

  至少在短期内,规模不会大。

  陈景恪版本的《本草纲目》不一样,它是对传统医术的一次大梳理大汇总。

  所有传统医生,都可以加入进来。

  而且这部书的创意和框架,陈景恪都已经制定好了。

  他们只需要按照框架去填内容就可以了。

  再加上那部常见病例汇总的医书……

  只要参与进来,同样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名字。

  所以,但凡放出消息,说陈景恪要组织人手编写医书,那必然是天下群医云集响应。

  有了足够的人手,朱橚的各种计划都有了推行的机会。

  想通了这些,朱橚感动不已,深深地鞠躬道:

  “谢谢老师,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。”

  见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