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18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?

第318章 他怎么舍得的啊?(4 / 5)

加深远。

  皇帝的亲儿子能战善战,意味着对军队的掌控能力更强。

  谁再想搞什么请愿、逼宫、消极对抗,都很难威胁到政权稳定性。

  原本还想沉默对抗新政的官吏,默默的放弃了这个念头。

  利益受损,总比被灭族要强不是吗。

  包括很多之前一直未能深入的政策,进度也陡然加快了许多。

  比如人口松绑政策。

  朝廷取消了匠籍,但很多地方依然在变着花样的奴役工匠。

  奴仆要签订契约,但实际上依然有大量人家在使用卖身契,衙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  那些官吏以为自己做的隐蔽,事实上朝廷早已经心知肚明。

  只不过以前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,无暇顾及。

  朱标监国,政策开始转向休养生息、深化革新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百官也明白风向要变了。

  只是他们习惯了这种作为,再加上侥幸心理作祟,依然我行我素。

  两位亲王统兵,同时大获全胜,着实震慑到了他们。

 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,讲道理远不如震慑来的有用。

  也就在这个时候,朱元璋突然开始频繁召见朝中重臣,重点是勋贵。

  徐达、冯胜、蓝玉、傅有德、李善长等等。

  同时还对镇守地方的将领进行了替换,很多中枢关键位置也换了人。

 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端倪,替换上来的全都是太子一系的人。

  虽然父子俩共用一套班子,但总有亲疏远近。

  朱标也有自己亲近信任之人,这是难以避免的。

  只是以前父子关系和谐,大家也就没有特别加以区分。

  现在突然大规模的,让太子党羽掌管重要位置,太反常了。

  怎么看像是在搞政权交接一样?

  如果不是老朱依然正常上早朝,召见群臣,大家都以为太子政变了。

 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,皇帝是不是要禅位给太子?

 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自己否认了。

  原因很简单,权力这东西一旦粘上就很难放的下,更不容许别人染指。

  亲父子也不行。

  大明三代君主关系和睦,确实是史上独一无二的盛况。

  然而众人依然不认为,朱元璋会活着禅位。

  更何况现在他身体状况良好,精气神甚至比很多年轻人都充足。

  别的不说,后宫关系可是很和谐的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他怎么会禅位,怎么舍得禅位?

  但不论大家怎么怀疑,这种人员替换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
  且因为都是熟面孔,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动荡。

 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九月份。

  当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人员替换的时候,朱元璋突然对外宣布,他要禅位给太子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