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24章 有钱任性

第324章 有钱任性(1 / 6)

两位大佬亲自出手,效果是非常显著的。

  对于工作计划的解析,进展的非常顺利。

  众人逐渐了解了这份计划的内容,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计划。

  太复杂的计划暂时被搁置,只留下一些简单能够施行的。

  李善长说道:“欲速则不达,这次变革牵扯太广,最好由简而繁去做。”

  “前五年先做一些简单的计划,让官吏适应新的工作要求。”

  “朝廷也需要时间,来改革官僚体系。”

  “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,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工作难度。”

  “二十年能完成这个设想,就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。”

  朱标也深以为然:“还是韩国公老成持重啊,是朕太心急了。”

  陈景恪也汗颜不已,天天提醒自己实事求是,可总是在某些地方下意识的认为理所应当。

  他以为这份五年计划已经非常简陋了,放在前世互联网上,都能被网文喷的一无是处的那种。

  而且他还特意剔除了很多比较难的计划。

  这样简单且简陋的计划,古代的官吏应该能执行的吧?

  被李善长和徐达这么一解析,他才知道自己又想当然了。

  他太高估这个时代行政系统的能力了。

  不是个人的能力,是行政系统的能力。

  这个年代的行政系统,就只有两个职能,安民和收税。

  架构也完全是为这两个任务而设。

  这样的行政体系,如何低估它的能力都不为过。

  就拿基建来说。

  前世每一个地方政府,都在不遗余力的修桥铺路、建设水利设施,搞各种基建。

  大家见的太多了,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官僚的基本素质。

  甚至有人会认为,这是为了方便贪钱什么的。

  然而,这些公共设施是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?

  我们都是受益者。

  事实上,这是我国的行政体系要求他们这么做的。

  全世界不敢说只有我们会这么要求官吏,但大部分国家的行政系统,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。

 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官吏,修桥铺路,建设水利设施等等。

  但这些成绩是官吏个人能力的体现,不是行政系统对他们的要求。

  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。

  行政系统要求他们去做,所有的官僚都会去做,会变成普遍行为。

  就比如前世的大规模基建。

  行政系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,愿意这么做的官僚凤毛麟角。

  培训官僚的系统,也不会教他们这些东西。

  不要求他们这么做,也不教他们这些东西,他们又怎么会去做?

  翻一翻历史书就知道,几千年历史,愿意在基建上下功夫的官吏有几个?

  正因为少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