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24章 有钱任性

第324章 有钱任性(5 / 6)

复杂,而且是利国利民之举。

  他们真正无法接受的,是朝廷强制去做这些事情,相当于是给官吏肩膀上加担子。

  又不是负重冠军,自然没人想给自己加担子。

  可他们绝不敢公然说,我们不想加担子。

  只能再次找借口:“这一切都需要钱财,地方衙门没钱啊。”

  自税改以后,地方衙门就断了收入。

  考虑到实际情况,朝廷给每个衙门都划分的有职田,就是专属衙门的田地。

  一年的开销全都从职田出。

  不够了是你们花的多,要检讨。

  多了,你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,朝廷不管。

  这些钱用来给吏员发俸禄、购买办公用品、修缮房屋之类的,是绰绰有余的。

  但用来开展大项目,是绝无可能的。

  以前官吏想有所作为,大多都要问当地富户募捐。

  可是大明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打击地方大户,导致富户数量锐减。

  还剩下没被打的富户,也都学会了财不露白。

  想找他们募款,恐怕不容易。

  关键是,这种全国性的大动作,也不适合去问富户募捐啊。

  那成啥了。

  朝廷靠富户过日子?

  然而,朱标显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,立即说道:

  “以后赋税三成归地方,专门用于这些计划的实施。”

  “嗡……”这一下群臣又炸开了锅。

  允许地方截留赋税,这不是鼓励他们贪腐吗?

  而且三成归地方,国库收入就少了,钱还够花吗?

  这时,户部尚书裴有为站出来说道:

  “陛下,以大明的岁入,除去军饷、官员俸禄等各项开支,所余已然不多。”

  “如果将三成返归地方,粗略估算每年会出现六百万贯的财政赤字。”

  六百万贯?

  听到这个数字,百官像是找到了突破口,纷纷以此为借口阻挠新政的施行。

  经过几次变革,这两年朝廷财政是有盈余的。

  国库每年能存下来两百多万贯,要知道这是在官员涨俸禄,军队发军饷等等之后的盈余。

  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  现在一下子变成赤字六百万,这绝对不行。

  朱标不动声色的道:“裴卿的意思是,如果能解决这六百万贯的赤字,这计划是可行的是吗?”

  裴有为想了想说道:“可不可行臣不敢断言,但只要能解决赤字,臣以为可以一试。”

  听到这里,群臣忽然察觉到了不对劲儿。

  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唱双簧啊?

  再想到裴有为计官出身,以及他们背后的陈景恪,群臣更加肯定的自己的猜测。

  可是还不等他们有所反应,朱标就先一步说道:

  “那好,每年从内帑出六百万贯,填补国库亏空。”

  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