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53章 公平交易

第353章 公平交易(3 / 5)

典型开刀。

  问题在于,此事还真不是靠杀人能解决的。

  在新式官吏没有培养出来之前,杀一批人换上来的依然是保守派官僚。

  而且这些人被杀怕了,很容易就变得唯唯诺诺,对国家来说反而不是好事。

  洪武中期的朝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,三大案杀的血流成河,然后群臣就成了哑巴。

  倒也不是完全没人敢提意见,可是提意见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。

  最终的结果就是,没有人敢对朝政谏言。

  老朱的政策有问题,大家也都装作没看见。

  若不是陈景恪横空出世,大明在那种漏洞百出的制度下,会变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。

  朱标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,亲身经历了这十几年的朝局变化,对这一点的感悟非常深。

  朱雄英还是太年轻,对陈景恪出现之前的情况了解不深。

  他只看到了朱元璋加陈景恪的组合下,大明蒸蒸日上快速发展,以至于习惯了激进。

  朱标自然很了解儿子的情况,对此他也很无奈。

  现在的朝堂氛围其实非常难得,群臣虽然保守,但对于真正摸得着看得见的新政,还是肯给予支持的。

  就算心里反对,只要朝堂通过之后,大多数人也会捏着鼻子去推行。

  只是他们的能力有限,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做。

  比起北宋范仲淹和王安石面对的局面,好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  这也是他能容忍这些人在朝堂的真正原因。

  可是朱雄英并不了解这一点,所以才会对保守派的态度极度不满。

  不过还好,陈景恪是比较务实的,否则他真的要担心大明的未来了。

  想到这里,朱标叹道:“你啊……试想如果没有景恪,你会懂这么多东西吗?”

  说完他就转身离去,留下满脸不服的朱雄英。

  群臣依然在反对特区计划,朱标还是什么都没有说。

  就连李善长等人都保持了沉默,就好似无事发生一样。

  他们的反常行为,让一部分人警觉,变得小心翼翼起来。

  大家开始猜测,莫非皇帝有别的后手不成?

  然后朱标的后手就真的来了,第二项变革公布。

  这项变革引起的震动,远远超过了特区计划,甚至可以说两者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。

  新的变革计划一出,再也没有人关注特区计划了。

  因为这一项新政是,给予内阁驳斥之权。

  只要稍微了解政治的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,整个中枢的权力模式都要变了。

  最关键的是,皇帝在分权和限制自己的权力。

  所以最开始,群臣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  皇帝要给内阁什么权来着?

  等确定这道命令为真之后,朝堂炸了,没多久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