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63章 沧海

第363章 沧海(2 / 5)

空把淡马锡的工作经验写下来。

  今天他出门倒也不是闲逛,而是去衙门取信件。

  算算时间,楚国的书信应该到了。

  他接受了岑信通的建议,在沧海省住下后,就主动给楚王朱桢写信,交流对新政的看法。

  双方几乎保持着五六天一封信的频率在交流。

  信里,他替朱桢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,又根据经验指出了很多潜藏的问题。

  也因此,朱桢在信里的语气更加的诚恳,言必称先生。

  感情确实是交流出来的。

  一开始他对于去楚国,心里还是有点抵触的。

  倒不是觉得楚国作为藩属国,前途有限什么的。

  主要那里也算是他的伤心地,还有不少故旧活着,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。

  现在朱桢如此礼贤下士,反而打消了他心中的疑虑。

  而且他还托朱桢打探南洋诸国的情况,尤其是诸国对南洋大族的态度。

  得知朱樉走后,南洋开始流传朝廷对大族不满,导致诸国开始觊觎大族财富之后。

  他心中就明白了朝廷的全盘计划。

  诱使诸番蛮对南洋大族动手,朝廷再以保护大明百姓为由出兵,可以说合理合法。

  只可怜了南洋大族,成了这场博弈的牺牲品。

  这个计谋也是陈伴读设下的吗?真看不出来啊。

 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菩萨心肠,雷霆手段。

  不过……如果朝廷早就用这一招,或许淡马锡就不会……

  想到这里,他忽然停住了,眼睛里先是恍然大悟,然后就变成痛苦之色。

  他终于想明白了一切。

  朝廷最开始并不准备对南洋大族动手,那毕竟也是大明子民。

  而且朝廷准备同化整个南洋,这些大族在当地深耕多年,如果肯配合能节省大量时间。

  那么是什么让朝廷改变了主意呢?

  淡马锡的失败。

  淡马锡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他这个总督软弱,有权贵的商队横行霸道。

  南洋大族推波助澜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。

  他们不服王化,和番蛮勾结,替权贵销赃……

  如果没猜错,就是从那时候开始,朝廷决定放弃南洋大族,将一切推倒重新洗牌。

  也就是说,自己才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。

  想通这一切,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袭来,压的他喘不过来气。

  过了好半晌,他才恢复过来,但脸上再没有一丝轻松之意。

  他知道淡马锡失败带来的后果很严重,却没有想到,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。

  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大明的整个南洋策略。

  前后因此而死的人,可能要超过百万之巨。

  这个因果实在太大了,大到了他有些无法承受。

  但这反而更加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