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64章 法

第364章 法(5 / 5)

始印刷。

  然后就是组建运输体系。

  说起来,给周报单独建立一条运输体系,确实遭到了群臣的反对。

  最开始连内阁那一关都过不去。

  等陈景恪拿出,承揽私人信件、小件货物托运业务的时候,才说服了内阁成员。

  内阁都通过了,百官的意见其实就是可以忽略的。

  拿到旨意之后,解缙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:

  “第一期,一个月内,大运河能连通的水运重镇,全部建立网点。”

  “第二期,三个月内,交通便利的省,要将网点开通到每一个府的府治。”

  “偏远省份的省治,确保开通网点。”

  “第三期,半年内,交通便利的省,所有县开通网点。”

  “偏远省份将网点开通到府一级。”

  “第四期,一年后,网点开通到全国每一个县。”

  “至于乡镇一级……难度太大了,到时候再说吧。”

  这个计划陈景恪也是支持的,且非常的赞同。

  在这个年代,能建立一条沟通所有府县的运输体系,已经非常不容易了。

  搞乡镇一级,那就是好高骛远,最后很可能会拖垮整条运输体系。

  当然了,前期的投入只能朝廷出。

  经过磋商之后,户部给出了期限。

  半年后大明周报自负盈亏,户部将不再出一文钱。

  这还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,才给出的这个时间。

  按照他们的本意,第一期建设完成他们就不管了。

  就在解缙风风火火建设运输体系的时候,楚王朱桢毫无征兆的给皇帝送了一份大礼。

  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。

  同时送过来的,还有一封家书。

  里面将太上皇、马娘娘、朱标、朱雄英都问候了个遍,甚至还问候了陈伴读几句。

  可以说态度谦恭到了极点。

  直到信的末尾才提出,楚国支持朝廷的革新,准备直接采用新政。

  只是需要一个人才来掌舵。

  许柴佬本就是吕宋人,又有经验云云,是否能让他过来帮帮忙。

  朱标就将信交给了陈景恪。

  陈景恪自然不会阻止,说道:“既然他想去,那等他将经验心得写好,就放他去吧。”

  事情就此决定,陈景恪也不再过问。

  就在这时,书院那边传来好消息,钟表的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