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65章 你们准备好钱了吗

第365章 你们准备好钱了吗(3 / 5)

办法就是日晷和漏壶。

  但这两样东西都有缺陷,使用非常不方便,关键不是一般人家能装备的起的。

  如果陈景恪能造出一个轻便,又能准确记录时间的工具,那可是太好了。

  至于能不能造出来……

  还是那句话,对陈景恪的本事,没有任何人怀疑。

  他说要造好东西,那肯定是能造出来的。

  毕竟留声机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都造出来了,更何况是区区记录时间的小玩意儿。

  就连隔壁打擂台的方孝孺,都被抢去了一些风头。

  实际上研究钟表的真正主力是邬秉让团队,书院的师生只能打打下手。

 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,研究的进度才会那么快。

  在陈景恪的提醒下,结合水运仪象台的结构,只用了一个多月就造出了雏形。

  不过这个雏形并不完美,首先就是没有指针,其次就是运转的频率不对。

  转一圈并不是一天,要么快,要么就慢。

  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,正确的频率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调试。

  又经过四个多月的完善调试,终于在六月末拿出了第一款成熟的产品。

  陈景恪第一时间回到书院,朱雄英也跟了过来。

  这可是陈景恪答应他的小玩意儿,他自然要过来瞅瞅。

  来到书院,出现在眼前的,是一个刷着枣红色油漆的木头盒子。

  盒子高五尺,宽一尺半,厚一尺。

  上半部分有一个圆盘,上面均匀的刻着一圈刻度,每隔几个刻度就有一个数字。

  圆盘上面还装着长短大小不一的针,最长的红色指针在一下一下的跳动着。

  每跳动一下,会发出一声轻微的‘哒’声。

  盒子的下方有一个长条状的东西,在不停的左右摇摆。

  看到这熟悉的样子,陈景恪兴奋不已。

  朱雄英则围着转了好几圈,然后一手拖着下巴,问道:

  “这东西……怎么看的?”

  陈景恪深呼吸,让心情平缓下来,开始为他做介绍。

  表盘上的一圈正好是十二个小时。

  小时这个概念自古已有,只不过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。

  有时指的是幼时,有时指的就是时间。

  陈景恪弄钟表的时候,就将其确定为一个时辰的半数。

  至于为啥不直接用时辰,还专门弄一个小时……

  一来是在钟表上,小时能更清晰、准确的识别。

  二来小时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速的紧迫。

  三自然是陈景恪作为穿越者,习惯了小时。

  那三个指针代表的就是时分秒。

  小时的引入,并不算什么改进。

  真正的改进,来自于另外两处。

  其一是‘刻’出现了变动,漏壶计时把每天划分成一百刻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