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83章 阁老们头上的人

第383章 阁老们头上的人(3 / 5)

元璋这才转身去往内阁。

  到达之后发现,朱标、朱雄英、陈景恪以及七位内阁学士全都在。

  见过礼之后,众人纷纷落座。

  老朱当政的时候,大臣觐见皇帝是没资格坐下的。

  在律法上见皇帝,只能跪着回话。

  当然,这只是礼法规定。

  实际操作并不会如此,一般都是站着回话。

  如果对面是老臣,也会赐座。

  如果是徐达、汤和等人,甚至能围在一张桌子上,边吃边喝边聊。

  朱标当政之后,又略作调整。

  除了朝会群臣要站着之外,单独接见某个臣子,一般都会赐座。

  在内阁商议事情的时候,更是直接在会议室摆放了座椅,默认大臣可以坐下回话。

  顺便啰嗦两句,很多人认为朝会上不允许上厕所什么的。

  所以上朝之前,百官要先去茅厕把生理卫生解决了。

  事实上压根就不是这样的。

  朝会进行过程中,是允许大臣外出如厕的。

  大殿里面有礼部的官吏专门负责此事,大约是八九品的样子。

  谁憋不住了,找这名礼仪官说明情况,就可以去厕所了。

  而且在召开会议的宫殿附近必然有厕所。

  哪怕是找个房子摆个马桶临时充当一下,也要有。

  言归正传。

  等众人落座,一个怪异的局面就出现了。

  朱元璋坐在主位,明朝以左为尊,朱标坐在他左下首,朱雄英坐在他的右下首。

  这很正常,并没有什么。

  真正有问题的,是陈景恪的位置。

  他竟然坐在朱标的下首,本该坐在这个位置的李善长,则坐在了对面朱雄英的下首。

  其他人依次排列。

  官场最讲究规矩,座椅的先后顺序尤其讲究。

  李世民宴请百官,尉迟恭就因为座位问题大闹会场。

  李道宗去劝说,差点被打瞎眼睛。

  现在陈景恪抢了李善长的位置,如果给外人看到,肯定非常的震惊。

  而在场的人,却都觉得理所应当。

  就连气量狭小的李善长,都没有一点不开心的样子。

  实在是一个大奇观。

  事实上,一开始陈景恪也不愿意坐在这个位置,太高调了。

  我只是个太子伴读,有啥资格坐在百官之长的位置上?

  与礼法不符啊。

  而且,他坐在这里,置李善长于何地?

  就算他不在,还有内阁次辅徐达,还有其他五位内阁成员。

  坐在这里,就是把他们都得罪了。

  然而,事实上这个位置是李善长主动让给他的。

  徐达也表达了支持,邱广安就更不用说了。

  其他几个人见上面的人都同意了,自然也不会说啥。

  于是座位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排了下来。

 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