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87章 大明二代之臣纷登场

第387章 大明二代之臣纷登场(2 / 5)

 几乎将地方上有名气的读书人一网打尽了。

  可能吗?

  杨士奇也同样关注此事,毕竟事关自己的仕途。

  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,四处求学终有所成。

  但因为缺少名师系统的教导,在经典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。

 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点,那就是学问博杂。

  还不是博而不精的那种,而是学的都挺好的。

  虽然比不上专门研究这些学问的人,却也够用了。

  尤其是对历史,颇有一番研究。

  毕竟历史这玩意儿不讲究什么微言大义,事儿就在那摆着,只要识字都能看。

  这些年他四处游历,靠教授学生为生,也算是闯出了一些小名气。

  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,他想当官。

  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,读书人又有几个不想做官呢。

  然而,他那在日常生活中‘够用’的学问,在科举中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。

  除非他能沉下心苦心钻研,弥补自身短板。

  然而,已经年近三十的他,并不愿意走这条路。

  很简单,等他学有所成都四五十了,就算考中又能如何?

  况且自视甚高的他也一直认为,当官不需要那么深的学问,够用就行了。

  与其专研学问,不如好好研究如何治国。

  至于当官,他决定走举荐这条路。

  可是这条路并不比科举好走,谁没事儿会举荐他一个陌生人?

  他只能挖空心思去结交权贵,只是并没有什么收获。

  大明周报的创刊,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。

  不过他很清楚,自己的文章写的并不算特别突出,想被采纳就要出奇制胜。

  想要一鸣惊人,就更不能走常规路线。

  最开始他选择附和陈景恪的大同世界,如果能入了陈伴读的法眼,那真是踏上终南捷径了。

  然而投的几篇文章都石沉大海。

  一开始他还不服气,学术方面自己承认不如人,可治世方面他自认为还是有独到之处的。

  只是等他看了被采纳的那几篇文章,才知道自己太自大了。

  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的,都言之有物。

  尤其是人家对政治的认识,更是远远超过了他。

  很多看问题的角度,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。

  这个现实让他备受打击。

  不过他并未心灰意冷,而是决定选另一个赛道。

  这次他将目标对准了唯物学。

  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

  学问博杂,对历史比较精通。

  别人很难理解的唯物学,他反而很快就入门了。

  对于方孝孺的才华,他发自内心的敬佩。

  然后……他选择投稿批评唯物学。

  很简单,虽然他对唯物学有了一点了解,但因为没有接触过全貌,也只了解了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