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05章 蠹虫传

第405章 蠹虫传(3 / 5)

名声。

  他感到有趣的是,编写反腐书籍的事儿,竟然落到了杨士奇头上。

  要知道,上辈子杨士奇是个忠臣,也是个能臣,可绝对不是什么清官。

  他干过的那些事儿,放在朱元璋时期灭九族都是轻的。

  现在让这样一个人来编写这部书,属实充满了喜感。

  不过他也没有反对,正如他之前所说。

  不会给杨士奇任何帮助,但也不会刻意设置障碍。

  现在翰林院派他来接手这个工作,那是他的造化。

  只希望他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经验教训,约束好自己和家人,不要步了前世的后尘。

  前世有人给他兜底,这辈子可没有。

  事实上,得知自己要替太上皇编书,杨士奇激动的差点晕过去。

  即便是现在,他也有点晕乎乎的。

  变化来的实在太快也太大,他有点不敢相信。

  靠着攻击唯物学,他又有两篇文章登上了大明周报。

  这一下他彻底扬名。

  很多保守派大儒,主动向他表示了友善。

  靠着这些人的关系,加上扎实的历史功底,他成功加入了《建章大典》编纂团队,获得了官身。

  然后没多久,又因为通俗务办事有章法,开始管理一部分行政工作。

  至此,他完成了三级跳。

  从白身到技术官僚,再到行政官僚。

  但此时的他,仅仅只是个八品下的芝麻小官。

  而且翰林院也不再是进士养望之地,变成了单纯的文宣机构。

  离真正的出人头地,还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  他本来的打算是,好好编写建章大典,等这部书编成,自己有了政绩才好谋求别的职务。

  然而,谁都没想到,一个大馅饼直接落在身前了。

  太子要编写一部书,翰林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。

  这意味着他可以直接接触到太子。

  一旦入了太子的眼,那才是终南捷径啊。

  他自然知道,这个工作为什么会落在自己头上。

  不是自己人缘好,也不是上头的人心善,而是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。

  编写一部太上皇的反腐书籍。

  表面看这是替太上皇歌功颂德,但仔细想想,这就是一部贰臣传。

  大明每年发生那么多事情,被查出的贪官污吏那么多,谁也没心情天天关注这个。

  过上几年没人提,大家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。

  但被写成书就不一样了。

  凡是上了这本书的人,等于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  他们的后人也会因此抬不起头。

  对于讲究身后名的华夏人来说,这后果太严重了。

  谁编写这部书,谁就是他们的死敌。

  被太上皇处死的人太多了,这些人的亲朋好友、门生故吏遍布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