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07章 尊王攘夷

第407章 尊王攘夷(1 / 5)

洛水旁的一家酒楼,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。

  一般情况下,参加科举都会提前几个月动身,然后提前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到达洛阳。

  一来是为了应对意外情况,比如路上耽搁了,比如水土不服生病。

  二来也是想和其他士子交流一番,既能增长学问,也能多结识一些人脉。

  读书人嘛,最喜欢发表意见,尤其是喜欢扎堆讨论国家大事。

  所以,各酒楼就成了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。

  最近热门话题有两个,一个是大华夏概念,一个是南洋分封。

  “今年的策论考题,我以为十有八九和华夏有关……”

  “英雄所见略同,我也以为至少有一两道题和华夏有关。”

  “我以为可以更大胆一点,题目应该有华夷之辩。”

  “我也以为当有此题,破题的方向都想好了。”

  “如果没有更好的破题方向,就抓住‘出则夷狄、入则华夏’来答,至少不会偏题。”

  “我觉得,配合南洋来答题,更容易得高分。”

  此言一出,众人纷纷赞同。

  蹭热门话题来答题,这是自古以来的考试习惯。

  而且但凡有一点政治敏锐度,都能意识到南洋分封不只是分封那么简单。

  很可能是一次政策大调整,甚至是某些历史性大事件的转折点。

  这种热度要是不蹭,拿不到高分也怪不得别人。

 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,大家畅所欲言,发表着自己对政治的看法。

  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:

  “卖报卖报……南洋分封波澜再起……”

  “卖报卖报……方唯物最新文章,论南洋分封与周礼复兴……”

  方唯物就是方孝孺的雅号,因唯物学而得。

 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辩论,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唯物学。

  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者,都认可了他的能力和唯物学。

  确实是一家之言,有可取之处。

  理学大儒视其为大敌,但在地位上却将双方放在了同等位置。

  说白了,他们已经认可了方孝孺大儒的身份。

  普通读书人反而不那么敌视他了。

  毕竟学问不到一定层次,是无法理解两者深层次差异的。

  至于什么道统之争,和他们关系也不大。

  学习谁的道统都没关系,重点是学到了。

  目前,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,学习唯物学唯一的障碍,就是科举。

  毕竟现在科举依然掌握在理学派手里。

  而唯物学,在朝堂也缺少代言人。

  用唯物学答题,那纯属作死。

  如果科举允许以唯物学思想答题,读书人马上就会去学习研究。

  正因为大家不再敌视他,所以听到他又写文章了,还是关于南洋分封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