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08章 造体系

第408章 造体系(2 / 6)

个交代,以后回想起来也不至于后悔。”

  酒楼其他人都诧异不已,听对话好像是这个年轻人要放弃科举,他的朋友都在劝他。

  这……还剩下三个多月就考试了,人也已经到京城了,为何不试一下?

  大家倒也没有轻视他,有资格参加京考的,那都是获得举人身份的。

  举人身份有出仕的资格,属于已经完成了阶级跃迁。

  比如海瑞,就是举人出身。

  刘伯允倒是非常洒脱,说道:“谢方先生、诸位同窗的好意,然自家知自家事。”

  “我的成绩并不好,几次预考都排在末尾,参加科举不过是自寻烦恼。”

  所谓预考,就是模拟考试。

  古代有正经老师教的,一般都会拿历届真题做模拟考试。

  方广津说道:“预考和正式考试有很大区别,不能因此就盖棺定论。”

  “你去参加科举,未尝没有胜算。”

  一旁的吃瓜群众恍然大悟,原来是算学生。

  然后有见多识广的认出了方广津的身份,让在座的人都忍不住肃然起敬。

  盖因他不但是洛下书院的先生,还是算学研究班的核心成员。

  众所周知,科举被理学把持,但算科除外。

  这个科目是国子监算学班在负责,而算学班几乎都是陈景恪算学圈子的成员。

  相当于算学圈子掌握着算科考试。

  以方广津在算学圈子的地位,约等于算科士子都是他的门生。

  计官群体掌握着户部、金钞局,等于掌握着国家的钱袋子。

  现在因为改革,因为量化管理,计官又开始掌握各个衙门的钱袋子。

  随着计官群体的壮大,方广津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。

  虽然没有出仕,但其影响力超过许多朝中大佬,谁见了他都得给几分面子。

  眼前的这群考生,可不敢在他面前失礼,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许多。

  同时大家也对刘伯允好奇不已,这位是什么人?

  让方广津如此重视,还要亲自来劝。

  对于自己成为众人目光中的焦点,刘伯允表现的非常淡定,说道:

  “院长经常说,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,没必要死磕科举。”

  “只要用心去做,不管做什么都能发光发热。”

  见他把陈景恪都搬出来了,方广津一时间有些无语。

  院长那是为了宽慰你们,不想你们有太大压力,你怎么还当真了?

  不参加科举你怎么做官?

  刘伯允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,说道:“出仕的事情我已经想好了,我是举人,可以直接出仕。”

  “我老家是云南的,那边缺少人才,尤其缺懂算学的。”

  “我家乡县的府君,得知我跟随先生学习算学,且获得了举人身份,数次邀请我回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