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09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

第409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(2 / 5)

之乱,也有诸侯国来救援,让周王室又苟延残喘数百年。

  这个理论一出,本处于劣势的支持派顿时就兴奋起来。

  看看,看看,这才是真相。

  老祖宗什么都想到了,都是后人把经给念歪了。

  反对的一方则嗤之以鼻,古人能想到这么多?

  然而此言一出,就犹如捅了马蜂窝一般。

  啥意思?侮辱古人,羞辱先贤是吧?

  祖先就是厉害,要不然夏商周国祚能那么长?

  要不然后人依然在使用周礼?

  没有周公,哪有今日的华夏文化?

  大帽子一扣,反对派立即溃不成军。

  支持派乘胜追击。

  古人的智慧超乎你的想象,很多东西他们都想到了,只是太多被遗忘了。

  还有一些被刻意曲解了。

  夏商周的分封,就是非常完美的制度,事实摆在眼前你有什么可狡辩的?

  吵着吵着,话题就跑歪了,变成了要不要复兴周礼。

  如果复兴周礼该怎么实施。

  总之,大家为了一些有的没的,打不完的口水仗。

  普通读书人只是习惯性参与,并没有意识到,他们成了别人手里的工具。

  一个话题能在京城被炒作起来,背后往往有推手。

  而推手炒作这些话题,自然是有其政治目的。

  但他们不知道没关系,有些人知道。

  朝中那么多大臣,但凡政治敏锐度高的,都察觉到了事情的异常。

  他们开始思考,这幕后推手是谁,目的是什么?

  话题起源于方孝孺的文章,他是陈景恪的挚友。

  那么他的这篇文章,会不会是出于陈景恪的授意。

 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,陈景恪的目的何在?

  再往深处想一想,以陈景恪和皇家的关系,这事儿大概率得到了皇帝授意。

  那么皇帝目的何在?

  复兴周礼?别闹了,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。

  问题的核心,还是分封。

  皇帝想拿分封做什么文章?

  到了这一步,问题的答案已经昭然若揭。

  周报上有两篇文章,前一篇指出目前亲王数量不够,后一篇方孝孺就鼓吹了一波夏商周的分封。

  并隐晦的提出,可以用分封异姓诸侯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分封异姓诸侯!!!

  答案摆在了眼前,却没有一个人敢相信。

  都什么年代了,竟然真的还有朝代愿意分封异姓诸侯?

  可如果是假的,这两篇文章,和现在被炒的很热的话题怎么解释?

  关键是,放在以前,锦衣卫早就出动抓人了。

  现在外面都吵翻天了,朝廷一点反应都没有。

  皇帝就像是瞎子聋子一样,这可能吗?

  大家不禁联想到了之前的谣言,太上皇许诺分封勋贵。

 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