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48章 无题

第448章 无题(2 / 5)

能理解他的决心,能承担起这个责任的。

  对于这篇文章,反对派依然嗤之以鼻。

  太天真了。

  不过也确实让一批人改变了想法。

  不论这么做会不会造成恶果,至少太上皇心怀万民是真的。

  否则不会这么做的。

  一时间,许多人开始歌功颂德。

  至于本就支持朝廷的底层百姓,更是山呼万岁,太上皇德被天下。

  第二篇是太子的文章,他直接给大家上了一课。

  从头讲了军队的起源。

  不过不是大禹治水的故事,大禹治水才有了税收和军队,本就是陈景恪的一种话术。

  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历史。

  后来阅历广了,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。

  远古时期人类茹毛饮血,面对种种危险,就分化出了一批人充当护卫,给族群提供武力保护。

  同时也是应急小分队,遇到灾难了他们去救援也是本分。

  这批人后来就拥有了一个身份,军人。

  只不过后来部落与部落的厮杀逐渐频繁,军队就专职战争了,救援属性逐渐被放弃。

  现在大明派军队赈灾是返本归元。

  不过这篇文章是建立在推测之上的,没有什么实质性证据,并未获得大家的认同。

  只不过因为朱雄英太子的身份,也没多少人敢抨击就是了。

  大家选择了无视。

  不过也确实有一部分人受到影响,认为很可能就是如此。

  尤其是以方孝孺为首的唯物学派,认为这个推理非常符合历史发展规律。

  不过他们的最终目的,不是支持朝廷的决策,而是试图以此证明太子是支持唯物学的。

  对于这种情况,朱雄英非常郁闷,嘴里骂骂咧咧,那些人没见识古板什么什么的。

  陈景恪心下莞尔。

  不过不管怎么说,他这篇文章的发表,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。

  至少告诉了世人,军队要具备守护万民的属性。

  而且他还是以太子的身份来表明这个态度的。

  对未来的决策制定,以及军队的发展,都具有指导意义。

  第三篇文章就是出自陈景恪之手,主要阐述了这么做的意义。

  虽然有危险,可一旦成功将能惠及万世。

  与收获相比,这点险是值得冒的。

  这篇文章就成了交战的焦点,大家围绕值不值得冒险展开了讨论。

  反对派认为不值得,且不论能不能成功,就算太上皇靠着威信做成了,以后的君主能压得住军方?

  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出问题。

  所以,军队只管打仗的好,救灾救民那是文官系统的事情。

  支持派则认为,大明要勇于尝试,一旦这条路走通了,且形成了规矩并深入人心。

  以后只需要按照惯性走就可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