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49章 勋章

第449章 勋章(5 / 5)

罐头。

  当然,这些罐头也不是主食,而是作为辅食来使用的。

  比如水果罐头,每周才能吃一次,还要一个小队的人一起分。

  鱼肉罐头要多一点,平均每天每个人都分到一块,主要是用来喝汤下饭。

  即便如此,比起以前只有粗粮吃,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。

  只不过限于制作技术,目前罐头的可靠保质期为六个月。

  并不是说超过六个月就会变质,而是变质的概率会变高。

  实际应用中,六个月后约有三成左右会漏气变质。

  所以,大明一般会储备三个月所需的罐头,以应对突发情况。

  比如这次的东南台风,就会影响到罐头的生产。

  现在陈景恪要动用的,就是这三个月的储备。

  此举自然遭到了群臣反对,朝廷又不是没有粮食,就是运输慢一点而已。

  就为了争取这几天时间,动用军粮实在没必要。

  万一中间再发生别的事情怎么办?

  陈景恪也知道不能太激进,于是提出抽调一部分罐头投入到灾区。

  “肉比粮食扛饿,哪怕只是一点肉汤,就能节约许多粮食,能少饿死很多百姓。”

  最终在朱雄英的支持下,这条建议通过了。

  朱元璋下旨抽调五分之一库存的罐头调往灾区。

  罐头的运输速度,可比单纯的粮食快多了,很快一艘艘运输船出发南下。

  就在这时,东南抗灾的最新消息传回。

  共有一百六十四名将士牺牲,其中一百一十三人连尸体都没找到。

  最惨烈的一次,一个总旗的人(50人)去山村救援。

  突遇山洪爆发,所有人无一幸免。

  这个数字并不多,随便一场遭遇战,伤亡都要比这多好几倍。

  然而,每一个看到这个数字的人,无不为之震惊。

  因为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信息:

  军队救灾之策成功了。

  朱元璋大喜,立即下旨对所有将士进行表彰,牺牲的将士封赏加倍。

  同时将此事通告全军,让全军学习他们的事迹。

  陈景恪既悲痛,又激动,找到解缙让他立即准备加刊。

  “将这一百六十四名将士的名字、籍贯、生平功绩等等,全部都写出来。”

  “要让全天下的人,都记住他们的功劳。”

  解缙二话不说,召集报社的人连天加夜的工作,务求以最快的速度将加刊印刷出来。

  这还不算完,陈景恪又找到老朱提出了两个建议:

  “在灾区立碑,将所有牺牲将士的名字可在上面,供天下人瞻仰。”

  “同时再制作一枚特殊的勋章,颁发给所有参与救灾的将士们。”

  老朱好奇的道:“勋章?是什么东西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