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52章 华夏在我肩上担着

第452章 华夏在我肩上担着(1 / 5)

对于老朱的铁腕,马娘娘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。

  不是她没有考虑过后果,这恰恰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案。

  “如果没有景恪,没有《大同世界》,我不会同意你动孔家。”

  “但现在有了这一切,孔家的存在就成了大明前进的绊脚石,必须搬开。”

  老朱非常认同的点头说道:“是啊,没有景恪,咱们只能用理学治国,就必须要尊孔。”

  “当初咱被儒生骑在脸上欺负,也只能唾面自干,就是这个原因。”

  “现在咱不需要他们了,新账旧账就给他一起算清楚。”

  然后他又叹道:“其实咱也怀疑,景恪能否担得起这个大任。”

  “这些年,咱把他讲过的东西看了一遍又一遍,越看越觉得高深。”

  “对历史、大势的分析,比什么之乎者也更透彻。”

  “后来又去大明各地实地考察,亲眼看到了他变革下的大明,真可谓是国泰民安。”

  “已经远超历朝历代所谓的盛世了。”

  “这些事实给了咱信心,他是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。”

  马娘娘深有同感的道:“咱们看着他长大,一直把他当孩子看,难免会小看他的能力。”

  “其实仔细想想,他所思所想所为,早就已经超越前人了。”

  老朱说道:“是啊,大同世界给了我对付孔家和儒家的决心。”

  “这次儒家若识趣,咱还能给他们保留一席之地。”

  “若是不识趣,咱就彻底给大明换换脑子。”

  治国,尤其是想长久维持一个庞大帝国,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。

  哪怕这套思想体系很落后,也比没有强。

  历史上不乏盛极一时的大帝国,可往往几十年就崩溃了。

  正应了那句,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

  原因很简单,那些帝国全靠一两个强人维持,没有强大的思想体系做后盾。

  强人没了,维系国家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没了,国家也就没了。

  华夏能维持庞大的疆域,就是因为有一套思想体系在维系。

  不论如何分裂,大家在思想文化上都是一家人。

  遇到有能力的君主,就能重新完成统一。

  华夏的思想体系起源于三皇五帝,成熟于周公旦。

  孔孟等先贤,在这套思想体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,有了儒家和诸子百家。

 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,儒家思想就成了维系人心最主要的那根线。

  历朝历代,不论怎么变革,根子都是儒家思想。

  你用人家的思想治国,尊崇人家的后人拉拢人心就成了必然。

  这也是为何从汉朝开始,皇帝要祭孔庙,一直给孔家上尊号的原因。

  最后孔庙变成了文庙,孔家有了衍圣公,一直延续到满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