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65章 杀戮,开始了

第465章 杀戮,开始了(7 / 9)

。”

  朱雄英也支持道:“纵观史册,不流血的变法有几个能成的?”

  “什么叫革?剥下来的兽皮叫革。”

  “革新就是要把旧法的皮剥下来,换一层新皮,是注定要流血的。”

  “况且,这次去守护孔家的,要么是儒家的死忠,要么是沽名钓誉之辈。”

  “这些人活着,只会成为新法的障碍。”

  “借此机会,将他们一网打尽,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。”

  朱元璋大笑道:“雄英说的好,为君者就得有此雷霆手段。”

  然后对陈景恪说道:“你啊,仁慈是你的优点,但也是你最大的缺点。”

  陈景恪苦笑道:“是我太天真了。”

  他自然知道,革新必然要流血。

  上一世流了多少血,才升起了太阳。

  但真正深处其中,看着这么多人送死,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。

  正如老朱所说,这是他的优点,但却是政治家的最大缺点。

  当然了,反过来说,这也是皇家敢于信任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新一期的报纸,措辞更加的严厉。

  再次质问理学大佬,你们被百姓称作大明的良心,道义的守护者。

  扪心自问,对得起这个赞誉吗?

  并直接点明有人在朝堂作妖,试图保住孔家免受责罚。

  只不过太上皇这次不没有退让,罢免了所有求情的官员。

  这里,狠狠的吹捧了一波老朱。

  为何当初理学逼迫太上皇惩罚皇子和驸马,太上皇容忍并照办了?

  是他老人家怕了吗?

  不是,是他老人家知道,百官说的是对的。

  即便是他自己的亲骨肉,也忍痛惩罚了。

  就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公道。

  所以,太上皇并不是逼迫着这么做的,而是他自己想这么做。

  只不过理学派那些官吏沽名钓誉,将这个功劳揽在了自己身上。

  现在处理孔家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  孔家可是圣人之家,对他们的犯罪行为,太上皇依然要求秉公执法。

  反而是之前咄咄逼人,以道义自居的理学派官吏,拖拖拉拉到现在都没个结果。

  通过这件事情就可以证明。

  真正心怀天下的,是太上皇他老人家。

  理学和理学官吏,不过是伪君子罢了。

  这篇文章一出,那可真的是啪啪打脸。

  很多官吏受不了这委屈,要求太上皇严惩方孝孺。

  然后,他们自己就被严惩了。

  反倒是刘敩、赵叔才这些理学领袖,全都选择了三缄其口。

  如果说影响力最大的,还要属最后一篇文章。

  这篇文章讲的是,有很多儒生无视孔家的恶行,竟然不顾朝廷禁令前往曲阜试图营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