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70章 太圣皇

第470章 太圣皇(7 / 8)

 虽然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,但并没有大肆庆祝。

  没办法,去年实在是多事之秋,大家高兴不起来。

  朱雄英按照旧例召开大朝会,宴请了群臣、社会名流。

  当然,也在这天接受了藩属国使节的朝拜。

  不算大明分封的诸侯国,来自天下各地的藩属势力,有数百家之多。

  很多甚至来自于遥远的安西。

  说一句万国来朝,一点都不夸张。

  这还仅仅只是一次正常的元日大朝会,若是朝廷事先做准备,藩属使节能再扩大两三倍。

  面对这种盛况,朝野都非常高兴,直呼汉唐盛世再现。

  但不论是陈景恪还是朱雄英,对此并不在意。

  “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名义上的藩属,而是一个纳入大明宗藩体系的诸侯国。”

  “将来这些所谓的藩属,一个个都要被大明册封的诸侯王所取代。”

  “到那时在庆祝也不迟。”

  过完年之后,很多政策相继实施。

  比如改元,这是计划中的事情。

  建章朝结束,明昭朝到来。

  朱雄英也如计划那般,册封徐妙锦为皇后,朱文基为皇太子。

  让群臣没想到的是,朱雄英专门为陈景恪发明了一个职位:

  大本堂堂主。

  大本堂自然就是教导太子、诸王的场所,只不过以前并没有专门的负责人。

  教谕之类的,都是临时挑选,大家轮流去讲课。

  朱雄英封陈景恪为大本堂堂主,就等于是将皇子的教育重任交给了他。

  以后他就是太子及诸王师。

  这种信任,太让人眼红了。

  然而,没人敢说什么,也没人会说什么。

  这个职务换成谁,都会有人不服气,唯独陈景恪没人不服。

  他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,那是有目共睹的。

  别的不说,看看年轻的皇帝就知道了。

  这可是陈景恪亲手带出来的。

  陈景恪对这个职务,也是非常满意的。

  还是那句话,培养继承人,有时候比改革本身更重要。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对于朱雄英当皇帝,群臣是欢迎的。

  毕竟也是众望所归。

  但大家都有些担心,怕他年轻气盛,一上来就要搞大动作。

  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,自己多虑了。

  朱雄英虽然年轻,可经验却一点都不少。

  他并没有搞什么新皇登基三把火,而是选择了求稳。

  比如在政策方面,他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革新意见,而是要求对以往的革新进行深化。

  同时也下达了求贤令,要求各地官吏推举地方贤才。

  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,大明富民何止十万。”

  “这些人家定然产生了不少人才,各府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