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479章 二杨相会

第479章 二杨相会(5 / 5)

亦有这方面的想法。”

  “这也是世人对唯物学抨击最多的地方。”

  非是这门学问不够优秀,而是有些极端了。

  这就是唯物学最为人诟病的地方。

  杨溥拿出自己抢到的《大同世界》,说道:

  “只希望安平侯的这门学问,不要有这方面的问题,否则恐非天下之幸。”

  杨荣眼睛直直的盯着这本书,说道:

  “那还等什么,赶紧看一看不就知道了。”

  杨溥哑然失笑,不过也没有再耽搁,他也同样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
  如果不是杨荣相邀,他早就回家闭门研读了。

  当下也没有再说什么,翻开书就看了起来。

  杨荣早已经坐在他旁边,一起阅读。

  第一篇正是何为大同,与报纸上的一般无二,两人只是扫了一下就翻过去了。

  第二篇名为《理想世界》,介绍了大同世界的含义。

  一个伟大的学说,必须要有一种人文方面的大关怀。

  一个能被用来治世的思想,必须要构建一个终极理想世界,树立一个参照物。

  有了参照物,大家才知道该不该相信你。

  信奉这个思想的人,才知道该向着哪个方向前进。

  这个终极理想世界,必须是美好的,可以在理论上达成的……

  ……

  儒释道都有自己的理想世界,但在这一点上,佛家做的更加优秀。

  儒家和道家在后来补齐了短板,也拥有了自己的终极关怀。

  大同世界,就是在先贤思想基础上所归纳出来的,终极理想世界。

  ……

  文章还详细的剖析了诸子百家的思想,将他们学说里的终极关怀,以及想要构建的理想世界一一列出。

  当然,不全是赞美,也有批判。

  比如对法家的理想世界,陈景恪就毫不掩饰的表示了厌恶。

  认为其反人性,必将失败。

  并且明确表示,一个真正具有大关怀的理想世界,必须要达成物资、精神双满足。

  缺任何一点,都不能称之为理想世界。

  他的大同世界,就是基于此而构建的。

  看完这篇文章,杨荣和杨溥都不禁露出震撼之意。

  竟然真的有人,能具备如此广阔的心胸,悲天悯人的情怀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