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4章 新的权力架构(2 / 6)
在文进武退的情况。”
“到时候整个国家都会被军方绑架,那种后果我不说您也应该清楚。”
老朱终于不哼哼了,他可是太清楚了。
元末乱世,他可是一路趟过来的。
他曾祖父朱九四努力了一辈子,把朱家从一口人发展成了三十二口。
元末数年时间,死的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一个侄子一个外甥三口人。
这还不是最惨的时候,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,非唐末五代十国莫属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家里死了人不埋,把尸体放在门口供饥民食用。
那就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大善人。
这种情况在别的乱世也有发生,可那都是局部个例,在五代十国却是普遍现象。
很多小视频里流传的谣言,比如某某军队吃人之类的,真实原型大多都是这个时期的事情。
文官集团一家独大,百姓还有当奴隶的机会。
武将独大的后果,人就不是人了,是街头的饿殍路边的尸骨,是两脚羊。
所以最好的办法,就是相互制衡。
想让文官集团制衡军方,就必须给他们足够的资本。
财权和后勤,就是他们和军方掰腕子的资本。
所以最终,朱元璋同意了这个建议。
财权归内阁。
而拿到了财权的内阁七学士,对此也非常的满意。
对新政也就更加支持,工作积极性直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。
连年都不过了,天天窝在内阁工作。
在内阁之下,各部的职能也进行了拆分。
户部的职权有所扩大,除了原来掌管天下钱粮财税之外,还将税务稽查司划归给了他。
如此,税务稽查司这个游离在体系边缘的机构,终于有了准确的定位。
不过税务稽查司依然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,属于听调不听宣的那种。
想要对这个机构的人事、制度等进行改动,必须经过皇帝的允许。
鸿胪寺的职权也进一步确认,并且内部分成了两个机构。
一个是理外院,一个是宗藩院。
理外院主要负责和外国打交道,宗藩院主要负责管理大明的藩属国。
工部属于被拆分的机构。
比如将水利单独划分出来,成立了水利部。
总管天下水利工作,比如江河湖泊的修缮维护等等。
最主要的是,将漕运这个肥差,划归了水利部。
国子监升格,级别等同于六部,负责天下政教事务。
除了老部门的调整,也设立了一些新机构。
比如设置了商务部,统筹管理天下商业。
设立了革政部,主管革新工作。
除了中枢各机构外,地方衙门也进行了调整,主要是增设了一些机构。
比如革政局、商务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