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鸡犬不留(4 / 5)
“现在帖木儿败亡,察合台汗国覆灭在即,整个安西都尽归大明。”
“已经没有人能给他们撑腰了,他们只能跪下来,祈求大明仁慈一点。”
说到最后,朱棡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
“历史确实能教会我们许多,但不能生搬硬套,否则还不如没有历史。”
之后他就离开,去处理军务了。
马上就要出征,他有太多事情要忙,实在没空教育人。
方才也就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,才多说了几句。
至于杨荣能不能悟到什么,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。
杨荣能不能悟到什么,那自然是不用怀疑的。
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见识太少,这不是尬黑,也不是贬低。
从小到大,他所学所见所闻,几乎都在华夏那一个圈子。
所信奉的其实也是王道思想,霸道只是辅助而已。
可是这个世界很大,在华夏以外的地方,就是另外一套规则了。
而这些,正是他学识方面的空白。
高仙芝杀伐过度不符合王道,在史书上没少被抨击。
可是当时在安西都护府,他手里的兵也就两万余人,还要镇守整个西域。
当时西域的概念有多大呢,出玉门关一直到费尔干纳盆地都是。
在这里生活着数百上千族群,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信仰、风俗习惯。
光整合这些思想,哪都需要不知道多少功夫。
靠两万多人在这么大的地方推行华夏的王道?
开什么玩笑呢?
在这里只有一条规则是通用的,那就是霸道。
将所有人都杀怕了,我说的话就是规矩。
高仙芝就是这么做的,也成功了。
当时大唐的商人,可以通行整个西域,不用担心被劫掠。
谁见到汉人都得毕恭毕敬。
再说最后的失败,那也不是耻辱,而是荣耀。
和大食决战的时候,他真正能抽调来的安西军,也就只有八千人。
要知道,当时大食人可是出动了二十万精锐。
八千对二十万,他没有怂,大唐安西军也没有惧怕。
大家都信心满满。
区区蛮夷,不过是土鸡瓦狗尔,何惧有之。
战斗过程中,还遭遇了当地附从军的背叛。
即便如此,他率领的八千安西军,也硬是给大食军造成四万多伤亡。
你能说这是耻辱?
后来高仙芝回大唐要兵回去复仇,却碰到了安史之乱,最后也是为大唐而死。
这样的人,还有什么可指摘的呢?
他的战术并没有错,要说真正的问题,是大唐没有后续的跟进措施。
那就是将敌人杀怕了之后,该推行自己的规矩了。
可是大唐朝廷没有这方面的意识,唐玄宗要的只是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