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2章 又无题了(4 / 5)
有了分封的资格。
沐晟则只是加了官,给了个公乘的勋位,并未封爵。
原因类似,大家给你搭建舞台让你参加考试,军功大打折扣。
还有个原因是他大哥沐春可是开国公。
想一门双爵位,难度是非常大的。
反倒是王景弘,因经略日本有功,被晋封为东安伯。
虽然没有加开国,不具备分封资格。
可也勉强踏入了军功集团序列,况且有了一般爵位,才能更好追求封国不是。
西域方向也有一批人获得了爵位。
只不过因为统帅大军的是晋王朱棡,所以只产生了一个两个侯爵,并未有公爵出现。
真正值得一提的是,张靖运也获得了爵位,子爵。
老朱还亲自给他拟定了封号,定边子爵。
非但如此,老朱还写信给张定边,表扬他培养了个好孙子。
据说张定边接到喜报之后脸都黑了,大骂老匹夫不当人。
消息传回,老朱不但没生气,还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。
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,老朱这是真的太不当人了。
不过他心中却也叹息,老朱是真的老了。
人年龄越大,就越喜欢缅怀当年。
现在能让老朱感兴趣的事情不多了,和当年的老朋友们交流,算是其中之一。
当年的老朋友,哪怕是曾经的敌人去世,都能引起他的哀叹。
朱雄英也看出了这一点,寻思着把老朱当年的熟人,都召集到一起聚聚。
被陈景恪给阻止了:“咱们知道是为了让圣皇见见老朋友,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。”
“况且那些人年龄大了,经不起折腾。”
“万一路上倒下一两个,那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,就说不清了。”
朱雄英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大局,朝廷照常运转,各衙门都在围绕两件事情做准备。
其一自然是分封。
虽然名单还没有公布,但私下早就通过气了。
都有谁被封走,大家也心知肚明。
获得封国的各诸侯,已经开始变卖家产,挥舞着宝钞满天下的采购基础物资了。
消息灵通的各地商人,也纷纷加入进来,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,运送到各大城市兜售给诸侯们。
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,持续了数千年。
这种经济模式的好处,是社会相对稳定,坏处是不适合发展商品经济。
即便陈景恪采用了种种策略,来刺激经济的发展,然而效果并不明显。
海贸算是一剂强心针,但以这个年代的外贸总量而言,远不足以撼动小农经济模式。
金钞局扶持制造业的基金,几乎没多少人申请。
百姓不愿意借钱是一回事儿,生意没那么好做也是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