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534章 路途艰辛

第534章 路途艰辛(2 / 8)

她们走几里路,反而是一种锻炼。”

  “将来生产的时候,更不容易难产。”

  窦大冲说道:“这事儿你比我在行,我就不多说了。”

  “从这里到且末,有七千里路程,只希望我们能顺利到达。”

  七千里路,就算每天走二十里,也需要三百五十天才能走到。

  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旅程。

  朝廷的准备可不只是这些,还有大批的中成药被送了过来。

  其中七八成都是治疗风寒和拉肚子的。

  甚至各军屯所的医师,还让每人装了一小袋土带在身上。

  “家乡的土对水土不服有奇效。”

  “虽然你们大多都不是陕西人,却也在这里生活了大半年,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水土。”

  “携带一些,说不定关键时刻就能救你一命。”

  如此十天后终于开始出发。

  两百个军屯所,也就是两万个家庭,算上官吏等人员共计四万五千多人。

  这么多人不可能同时出发。

  朝廷以军屯所为单位,将目的地相邻的十个军屯凑成一批。

  又按照路程远近,分批次出发。

  路程最远的最先出发,最近的最后出发。

  苟不凡他们这一批是第五天出发的,属于路程较远的那种。

  即将离开生活大半年的营地,大家都有些舍不得。

  尤其是这一去,基本没有再回来的机会,很多人都泪洒当场。

  苟不凡哭的是最伤心的那一批。

  他已经五六十岁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。

 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孙子,他是宁死都不会离开这片土地。

  哪怕当乞丐死在路边,这也算是叶落归根了。

  苟飞跃毕竟年幼,还无法感受到这种情绪,只是默默的陪在爷爷身边。

  小溪就无所谓了,这里本来也不是她的家。

  苟飞跃去哪,哪里就是她的家。

  即便再不舍,该出发的时候,还是得跟随大部队踏上征程。

  前几天,属于适应性行军,每天只走十里路。

  对于做惯了苦力活的众人来说,大家都没有察觉到累。

  走在路上,大家说、笑、唱、吼,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复杂心情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离乡之情渐渐消散,大家开始畅想到达西域后的生活。

  中午大家生火将面饼烤软,就着酱菜吃了一顿。

  晚上到了安营地点,男人去捡柴,女人则负责煮汤做饭。

  大家一起干活,倒也其乐融融。

  晚上,除了留下警戒的人员,大家裹着被子围着火堆睡成一圈。

  第二天早上起来,用过饭继续赶路。

  在第五天,见大家都适应了赶路,队伍开始提速。

  每天增加一里路,加到每天十五里就不再加了。

  然后就保持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