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 逆转潮流(2 / 5)
说道:“皇祖母仁慈,但我有三点理由,证明此次行动势在必行。”
马娘娘颔首道:“你说。”
朱雄英说道:“第一点,千百年来百姓都以旧礼法为准则,如果不能扭转他们的认知,大同思想就无法真正落实。”
“想要落实大同思想,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想法。”
“目前的局面,与汉武帝刚登基时非常相似。”
“西汉初年推崇黄老之学,从民间到朝堂都提倡无为而治。”
“不只是黄老之学讲无为,就连儒家和法家也讲无为。”
儒家的无为是,君主不要天天指挥别人做事,自己先去做,做好了天下人自然会去效仿。
汉武帝曾经找一个大儒求教,该如何治国。
那个大儒直接就告诉他,别瞎折腾,做好表率天下自然大治。
法家的无为,君主就是个吉祥物,要保持神秘感,不要把个人思想参杂进国家政治中去。
更不要轻易向外人展露自己的能力。
因为这很可能会让外人看出,你这个君主其实没啥能力。
国家自有法度在,大家按照职权范围干好自己的工作,天下自然就大治了。
以儒道法三家在华夏的地位,当他们同时提倡无为之治的时候,那整个社会都将被无为思想笼罩。
汉武帝是个表达欲望非常强烈的君主,他想化无为为有为,所面临的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。
“汉武帝只有一个人,他面临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洪流。”
“可是最终的结果呢?他硬是靠着自己的力量,强行改变了洪流的前进方向。”
“完成了整个社会的大转向。”
“我们这里就有五个人,所有勋贵也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,大多数百姓也是心向朝廷的。”
“他敢做的事情,我们凭什么不敢做?”
“他能做到的事情,没有理由我们做不到。”
拿汉武帝举例子,老朱、马娘娘和朱标三人,感受到了他话里的坚定。
听到这里他们就知道,这件事情已经无可更改。
朱标心中叹息了一声,孩子长大了啊。
老朱则欢喜不已,乖孙第一次在咱面前摆强硬态度,是真长大了啊。
马娘娘也有差不多的感受,但她更想知道另外两个理由:
“还有两个理由呢,继续说。”
朱雄英点头,继续说道:“大明变革二十年,抚慰使、宣慰使制度实行了十余年,基层衙门重建也有十余年。”
“理论上,朝廷的旨意能传达到每一个百姓耳朵里。”
“但实际如何,我们谁都不知道。”
“这次行动,就是对这些制度最好的检验。”
“看他们能否将朝廷的政策,准确的传达到百姓耳朵里。”
“能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