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550章 外面全是革新派

第550章 外面全是革新派(2 / 5)

还好,洛下书院十几年来,已经培养出了两万多名学生。

  这些人都接受过系统的理科培训,在这个时代那都是理科精英。

  其中一部分没有天赋的,或选择出仕,或选择去当老师教育更多学生。

  目前在书院和朝廷各技术部门工作的,有七千多人。

  当然,这些人不可能全部动用,抽调出来两三千,再把毕业生召回一部分。

  组建一支五六千人的团队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就这么说吧,前世能组建起这样一支团队的国家,都不超过三分之一。

  这么多人一起努力,再加上朝廷的支持,陈景恪有信心把这套体系弄好。

  而且作为过来人,他很清楚工业污染的严重性。

  从一开始就会把环保这个概念,植入工业中去。

  大明现在是领先者,没必要搞先污染后治理那一套。

  困难怕什么?

  一项一项去研究,没有啃不下来的骨头。

  而且陈景恪的计划还不只是如此,他要借着这个机会,对全国的基础建设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规划。

  以后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因为化肥的插曲,大家也没了游玩的心思。老朱恨不得立即回宫,将此事给敲定下来。

  还是朱雄英劝说:“大家早就在期盼着我们的到来,现在来了不见见他们,恐凉了人心。”

  “况且,以后生产肥料,也要从他们这里抽调研究人员的。”

  老朱这才带着大家去吃了顿饭。

  饭菜很丰盛,大多都是山里打的野味。

  不过很显然,老朱吃的是食不知味,扒拉几筷子就声称吃饱了。

  之后就是例行的领导讲话。

  将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眷组织到一起,老朱、朱标、朱雄英分别讲了几句。

  三皇同时现身,还鼓励表彰大家,很多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。

  大家纷纷表示,要为大明尽忠。

  这一套流程做完,老朱才带领大家离开。

  回去的时候,陈景恪被喊到了老朱的御辇上,亲自向他讲述了肥料,以及工作建造的事情。

  陈景恪就将自己的计划和他讲了一下,并且还拿火柴举例:

  “火柴看似简单,单独造几盒也很容易。但想要大规模生产,就非常麻烦了。”

  要建造采木场、要加工木料,这一整套体系都要从零开始建设。

  红磷也一样,要选矿、采矿、提炼等等。

  这还只是原材料,还需要交通运输配合,将材料运到一起组装。

  最后的产品还要通过交通运输,送往全国各地。

  产业链越完整,效率越高,运输越方便,这一盒火柴的价格就越低。

  “纯手工生产,这一盒火柴得卖十文钱。如果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