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7章 真理(1 / 5)
最关注桑敬和杜同礼动作的,自然是各地的官吏和大户。
他们的消息也是最灵通的,很快就知道了两人具体做了什么。
桑敬将凤阳乃至凤皖省的官场和民间清理了个遍,甚至把已经废除的凌迟都拿了出来。
如此大的动作,不出意外引起了他们的惶恐和不安。
与之相比,杜同礼的动作就显得有些‘微不足道’了。
但江南的大户们可不这么想。
杜同礼只抓大户,摆明了是将枪口对准他们,这日子可就难过了。
但形势比人强,难受也只能受着。
有些机警的,已经先一步执行朝廷的各种新政,不给杜同礼发飙的机会。
还有些不甘心的,想要等一等。
一来是看看杜同礼是个什么章程。
二来,桑敬如此酷烈的行为,必然会引起朝野轰动。
用不了多久,朝廷必然会有相关旨意下达。
到时候再根据朝廷的意思,做出针对性调整。
总之一句话,钱财难舍。
至于商贾联合起来罢市……没人敢干这种事情。
准确说,在华夏官本位体制下,商贾们连这个想法都不敢产生。
趁着灾荒之年囤积居奇,低买高卖粮食,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。
而且敢这么干的商贾,背后都有大官僚做靠山。
当前的大明官僚,要么是朝廷培养的新式官吏,还是比较有理想抱负的。
要么是在老朱的屠刀下成长起来的,深知朝廷的手段。
在朝廷明确表示要大动干戈的情况下,自然不会和商贾联合起来搞事情。
甚至他们开始主动要求辖区内的大户落实新政。
一时间,停滞不前的人权新政,进展陡然加快了许多。
各地人权部门的官吏们,感觉工作好做了许多。
“以前让他们和奴仆、雇工签署合同,落实相关法案内容,和求爷爷一样低三下四。”
“现在倒过来了,他们主动找我们来备案,要求落实各项法案。”
“真踏酿的都是贱皮子,非要用刀子逼着才听话。”
一名人权部门官吏如此说道。
他的话,也是大明千千万万人权部门官吏的心声。
人权部虽然已经摊开,可工作根本进行不下去。
本地衙门的同僚对他们的态度很冷淡,基本不会配合他们工作。
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,光靠他们自己,什么都干不成。
大户们就更别提了,见了他们和见瘟神一般,厌恶和不屑都摆在了脸上。
可以说,人权部门的官吏受尽了白眼。
现在总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,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做人了。
他们自然知道这一切改变源于哪里。
所以对朝廷的专项行动最为支持,对桑敬和杜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