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架空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579章 双喜临门

第579章 双喜临门(4 / 5)

待他们的是宣判、流放,然后被早已等待在这里的诸侯王代表接走,送到海外诸侯国。

  眼见道路被封死,又有人试图聚众闹事。

  然而迎接他们的,是早就严阵以待的神机营。

  在付出了数百人的生命后,凤阳百姓终于明白了朝廷的决心,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。

  只能被动接受了这个现实,开始收拾自己的家当。

  然而能带走的实在不多。

  还有部分不愿意离开故土的人,选择了自我了断。

  活着不能留,那就死了埋在故土。

  在命令颁布后的一个月内,就有四百多人自杀,其中尤以老人居多。

 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撼动桑敬的内心。

  最初或许他还会同情这些百姓,但那一把大火,将他所有的怜悯之心都烧没了。

  之后在军队的保护下,官吏们进入每一个村庄,按照户籍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。

  然后以村子为单位,一批批带走。

  接到命令的诸侯王,早就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,就等着把人接走了。

  谁都知道圣皇决心已定,桑敬已经带头表了忠心。

  他们这些人已经慢了一步,可不能继续慢下去了。

  就你桑敬忠诚?我们也是大明的忠臣。

  帮圣皇解决难题,我义不容辞。

  对了,多分点人给我,我的封国有的是土地安置他们。

  有这么多诸侯王配合,人口迁徙计划非常的顺利。

  但这件事情造成的轰动,却远不止于此。

  可以说天下盈沸。

  圣皇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自己的同乡?

  真就一点情面都不讲啊。

  就算凤阳百姓有错,难道你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。

  你就是薄情寡义。

  很多受到新政恩惠,给老朱立牌位的百姓,都改变了态度。

  这就是乡土在华夏人心中的力量。

  就算他们有万般不是,作为乡里乡亲的,你也得留一分情面才对。

  民间尚且如此,上层社会就更别提了。

  很多支持朝廷专项行动的人,都认为圣皇此举太过了。

  洛阳这边,无数奏折如雪花般飞向皇宫。

  很多老臣和读书人,前去承天门外下跪请愿。

  就连许多开国权贵,都上书请求圣皇开恩。

  还有人将矛头对准桑敬,认为他蛊惑圣皇,其罪当诛。

  徐达等凤阳出身的权贵家门口,更是排满了前来游说的人群。

  面对汹涌的民情,很多新政支持者都担忧不已。

  贾思义说道:“侯爷,您说圣皇会不会被他们给说动?”

  陈景恪表情淡然,丝毫不为眼前的局势所动,说道:

  “你以为他们是为了凤阳百姓?不过是以此为幌子,试图翻烧饼罢了。”

  “圣皇怎么可能会在这个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