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4章 终章(10 / 21)
既保护了商业发展,又能给去西方的官吏、将士创造一点额外补贴,一举两得。
阿合马的队伍非常强大,自然也满足这个要求。
当他们到达长安后,就有很多商队来联系他们,希望能跟在后面一起走。
阿合马自然不会反对。
他来这里本就是为了‘招商引资’,商团主动送上门,哪有不接纳的道理。
而且他还亲自接见了几个大商团的首领,暗示金帐汗国会保障他们的安全等等。
送上门的商业渠道,商团就更不可能拒绝了,也欣然答应会派商队过去探探路。
如此一周之后,庞大了将近一倍的队伍再次出发。
啥?才扩大了一倍,人也不是很多吗。
但如果基数是五千呢?
来迎接阿合马的军队和使节团,再加上大明护送他的使节,加起来五千余人。
扩大一倍,就意味着有五千多商人跟随他一起出发。
这个数字绝对不小了。
之后他们一路西行,很快就进入了河西走廊。
放在内地,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,走到哪都会被监管。
但在丝绸之路上,沿途地方官吏和军队,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。
而且路上又有更多的商队加入他们,等走出河西到达西域的时候,他们的队伍已经扩大到了两万人的规模。
丝绸之路的繁华由此可见一斑。
这一路上约翰·胡斯也没有闲着,他每日混迹于商团,与大家进行交流。
本来他还害怕,这些人会因为他是胡人就排挤他。
在大明内陆这种事情实在太常见了,就连那几个因为海贸兴起的城市都不例外。
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,虽然这些商团的人谈起自己华夏人的身份,都非常的骄傲。
但对他却没有任何的歧视,双方的交流也非常顺畅。
尤其是在得知他竟然跟随安平侯学习过,更是另眼相看。
甚至和他分享了很多隐秘消息。
通过这些人的口,约翰·胡斯对丝绸之路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也对大明的许多政策,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比如缴税,现在只要是大明的直控范围,所有商品运输只需要缴纳一次费用。
拿着完税证明,就可以将货物运送到任何省份,其他衙门不得二次征收赋税。
当然,这只是理论上的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。
比如地方保护……
但至少大明内部统一的商业税,不再重复征收过路税,极大的刺激了商业的发展。
尤其是他们这些往来丝绸之路搞外贸的,要经历很多国家和势力。
以前每经过一个国家一个势力,就要被盘剥一次。
国家内部,每一个关卡也会征一次税。
这一路上光缴纳的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