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4章 终章(6 / 21)
处置,弹劾的声音顿时被压制住,群臣皆惶恐不已。
谁都没有想到,皇帝竟然不按常理出牌。
更没有想到,朱雄英的手段也如此激烈。
大家这才回想起,虽然之前那几次大动作,朱雄英表面上没有参与,但背地里处处都是他的身影。
再回想他登基后的行事风格。
虽然没有和朱元璋那样铁腕,却也是雷厉风行。
尤其是一旦做出什么决定,就绝对不会更改,即便面对群臣的反对也会坚持到底。
只不过他并不会直接和群臣硬掰手腕,而是采用更柔和的手段来推行自己的命令。
果然,皇帝兼具了圣皇和太上皇的特点,也比两者更难对付啊。
这还不算完,朱雄英在朝堂上当众表示。
桑敬和杜同礼执行的是朝廷的命令,认为专项行动有错的,先弹劾内阁,再弹劾皇帝。
内阁七学士也站出来表示,他们是在执行朝廷的决议。
如果专项行动有错,那也是内阁和群臣的错,不能将罪责归咎到他们身上。
如果认为他们贪赃枉法、草菅人命,那就拿出铁证来。
风闻奏事已经被明令禁止,再有人捕风捉影弹劾他人,一律按诬陷罪论处。
群臣虽然还没有察觉到时代变化的信号。
但也明白了,皇帝和内阁都决意要保桑敬和杜同礼,这次的弹劾已经不可能成功。
除了个别不惧死亡威胁的人之外,大部分官吏都选择了偃旗息鼓。
这也意味着,这次的交锋以皇帝的全面胜利告终。
所有人都明白,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朱元璋站台的幼主了,而是一位能压倒群臣的雄主。
朱雄英的威望再攀高峰。
群臣面对他,更多了几分敬畏,甚至是畏惧。
桑敬和杜同礼等人,也终于将心放进了肚子里。
然后就是更加用心的去搞专项行动。
正所谓君以国士待我,我必以国士报之。
对于这个结果,老朱自然是非常高兴,这孙子终于摆脱长辈阴影了。
朱标自然也很高兴,然后说道:
“我以为你会用重开科举与群臣达成交易,没想到……没想到啊。”
朱雄英说道:“雷霆雨露俱是君恩,何用交换。”
听到儿子说出这么霸气的话,朱标也不禁有些失神。
之后他也如朱元璋那般不再过问政务,将心思都用在了著书上。
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开,再加上朝廷在报纸上公开表彰了桑敬和杜同礼等人,称他们是国之干臣。
这下大家就都知道皇帝和朝廷的意思了。
普通人还无所谓,读书人的老毛病又犯了。
认为皇帝独断专行非国家之福。
至于内阁学士等一众大臣,则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