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(8 / 11)
笑。
李埠看着李源道:“八叔,十九的话虽然无赖些,可也是我们心里的疑问。和珠三角相比,我们内陆地区的经济该怎么发展?现在真是一潭死水。今年您不号召,我也打算回来过年了。说起来都丢人,是回来躲债躲清静的。到了年关,我们连学校老师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去,无能啊。”
这话让不少李家兄弟们面上无光,叹息声四起。
李源笑道:“倒也不必如此。发展经济,还是要讲究因地制宜的。江汉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大的投资?就因为那里是九省通衢之地,无论水陆,交通都极为便利。鹭岛就更不用说了,海运是货运的绝对大势。内陆地区没有这个条件,就不要想着强行上马大产业了。确保公平的营商环境,营商氛围,让老百姓修鞋补胎,开个饭馆、修理铺什么的,都能安生经营就好。等待天时吧。”
他都懒得劝内陆精简行政人员了,纯粹白费口舌。
至于想要投资,也是多想。
外资投入在将来至少十年时间里都是很少的,主要是靠港澳台和海外华裔,他们的投资占外部投资的百分之九十。
而这些投资又都有个特点,几乎很少超出珠三角地区,最多延伸到长三角地区,再不往里去了。
为什么?
因为货运便利。
每往内陆走一米,成本都会增加,利润都会降低。
谁又会为了大陆的发展平衡去买这个单呢?
只能等内陆地区经济好了,有市场了,才会慢慢下场。
大唐要是大无私精神的投入,帮着某一地区发展起经济来,外商很快就会闻着肉味儿赶来摘桃子。
到时候地方上会为大唐说话赶走外商?做梦吧。
所以,谁也别想当救世主,救世主只有地方上自己。
李增无奈道:“真是让人沮丧啊,看着沿海地区经济搞的热火朝天,老百姓生活日新月异,再看看我们内陆地区。头发都快揪光了,可实在没辙。”
李幸道:“没有办法的事,交通太差了。八八年,大陆才修好第一条高速公路。现在的国道上,虎狼横行,到处都是车匪路霸。越是落后的地方,治安越是问题。再加上吃拿卡要,停水停电,白条塞人,这都不是个例了,是普遍的现象。这样的环境,谁敢轻易去投资?挣的钱还不如受的恶心气多。”
一众人无言,要知道仅仅十多年前,天地还是另一片颜色。
那时的人都还在,观念哪里可能一下子就扭转过来?
为什么改开都十二年了,还在不停的喊解放思想的口号?
因为思想仍旧未放开啊!
沉默稍许后,李增道:“沿海城市要好一些么?”